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那些至今以州为名的城市,在古代究竟有何文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3/2/5
著名青少年白癜风专家 http://www.csxsl.com/m/

九州这一耳熟能详的词语,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典籍《尚书·禹贡》中。九州的由来一是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也有说是黄帝始创的“九州”。因此,自战国以来,九州就成为古代中国的代称。

《尚书》中的《夏书·禹贡》还记载,大禹的时候,天下分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地名。传承到如今,这些以“州”为名的地名,有的依旧沿用,有的却改成了其他名称,当然也有的地方新命名为“某州”一直传承到现在。

我查了一下中国如今的城市,那些以“州”为名的还有不少。省会一级的有广州、杭州、福州、郑州、兰州,这几个城市与古九州名称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地市一级的大概有27个。

河北:沧州,山西:忻州,辽宁:锦州,江苏:苏州、常州、徐州、泰州、扬州,

浙江:杭州、湖州、温州、衢州,安徽:滁州,福建:泉州,江西:抚州、赣州,

山东:德州、青州,湖北:鄂州,湖南:株州、郴州,广东:潮州,广西:柳州、梧州,

四川:泸州,陕西:商州,甘肃:兰州。

这份地名单可能不全面,因为行政区划的变更,有的带“州”字的地名可能改成其他的名字了。另外,在地级城市下面还有县级城市,这部分城市中就暂时不做统计,虽然这些城市中可能有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带着“州”一字的,但基于篇幅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州”这个字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字形就是两边的曲折线象河流,中间象水中的陆地。“州”其实是“洲”的本字。小篆字形象两个“川”字相重合。

州本来意思水中的陆地,不过现代汉语一般都解释为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在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还特意举了几个带“州”的城市名,比如:苏州、杭州、广州等。

“州”这个字既然它的渊源如此悠久,想必也是积淀了不少的文化底蕴,那些到如今仍以“州”为名的城市想必也一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天梵羲就选几个有代表性的城市来盘点一下它们的文化底蕴。

一、苏州和杭州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是爱好旅行的人对苏州和杭州的美誉。这两个城市也是人们能脱口而出的地方,知名度如此之高,想必文化底蕴也是深厚的。

1、苏州:苏州的历史已长达余年,古称“吴”,苏州一名始于隋朝。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在开皇9年(公元年),隋灭陈之后废除吴郡的建置,以城西有姑苏山之故,易吴州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苏州是中国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这个城市里的苏州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大运河中苏州段也入选了世界遗产名录。如果你在苏州能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你一定可以感受到吴侬软语的甜味。

苏州的昆剧是中国首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苏州一定要听上几场。最后,奉献上几首关于苏州的诗词,让你在优美中体悟苏州的文化底蕴。

其一: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应该是最耳熟能详的了,毕竟,在小学语文课本里我们已经学习过,还反复背诵过。只不只现在还能不能听到寒山寺的钟声了。

其二: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这一首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作品。八句四十字,通过想象描绘了苏州的风物景致,叙事状物可谓是恰如其分。其中“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两句成为描写苏州城建筑特色的千古名句。

在苏州留下诗、词的历史文化名人还有不少,李白、杜甫、王安石、刘禹锡、杜牧、柳永、李商隐等等。不过写诗最多的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田园诗《四时田园杂兴》,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个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田园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形成一幅生动的乡村社会长卷。

2、杭州:同样是“人间天堂”的杭州,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多年的历史,曾是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也是在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年)废郡为州。

杭州和苏州同样是首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乌龟洞遗址古人类化石的发现证实五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生活,距今年前的余杭良渚文化被誉为“文明的曙光”。杭州在夏之前属百越,夏商周属“扬州之域”。

和杭州发生关系的历史文化名人真是太多,孙权、于谦、袁枚、洪升、沈括、贺知章等,白居易、苏东坡都曾在杭州任职,在西湖这个如今世界闻名的风景点留下了白堤和苏堤的治湖政绩。杭州还有几位名人,那是全国上下妇孺皆知。一个是在断桥相会白娘子和许仙,另外一个便是在灵隐寺挂名游戏于人间的济公活佛。

与杭州有关的诗词,我第一首想起的是那首是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虽然这首诗是诗人斥责南宋当局忘了国恨家仇,把临时苟安的杭州简直当作了故都汴州。不过,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杭州的优美,不是吗?

当然,关于杭州的诗词还是不少的,毕竟,来杭州的文化人真的很多。比如白居易的《杭州春望》: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道斜。

这首诗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征的景物,熔铸在一篇之中,就象用五色彩笔,画出一幅《杭州春望图》。画面以春柳、春草、春树及江水、湖水的翠绿为主色,又以梨花、红裙、彩绫、酒旗加以点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间,把杭州的春光装点得美丽无比,散发着浓郁的春意。

最后,以清代诗人黄增的《集杭州俗语诗》以飨大家。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有缘千里来相会,三笑徒然当一痴。

不为别的,只因为杭州太美好,需要大家亲临去体会。我已经去过杭州三四次了,每一次的游览都有优美的发现。

二、扬州、泰州和徐州

毋庸置疑,第二轮城市把这三个城市列出来,自然是因为

梵羲读书生活在江苏,这三个城市目前都属于江苏省管辖。另外,扬州和徐州可是古九州一直沿用下来的城市名,其文化底蕴我想应该也是丰厚的。

1、扬州和泰州:如果不是年调整扬州行政区划,扬州和泰州本是一家的。扬州,别称广陵,同样属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还享有“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年,到现在长达余年了。

不过,现在的扬州和九州之一的“扬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九州之一的“扬州”,那是一大片区域,相当于现在的“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

隋开皇九年改吴州为扬州,但总管府仍设在丹阳(今南京)。唐高祖武德八年(年),将扬州治所从丹阳移到江北,至此,完成了历史上的扬州和今天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历史上繁华的扬州城,即今扬州市老城区-广陵区。

十月份的时候,在扬州呆了短暂的三天,也算是体会了一把扬州的文化底蕴吧。扬州是大运河的发祥地,年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扬州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这首《扬州慢》的词,是宋代词人姜夔的佳作,词人路过扬州,目睹其荒芜残破,百感交集,自度此曲,以抒故国黍离之悲。“淮左”三句点明扬州昔日名满国中的繁华景象,以及自己对传闻中扬州的深情向往。

上面这首《扬州慢》的词还点名了另外一个诗人杜牧,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大家细品细品。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在扬州三天的时间,其实去的地方不多,瘦西湖转了一圈,再一次了解了杜牧的这首诗,以及乾隆皇帝下江南的趣闻轶事。还去大明寺品赏了一番关于东渡日本的和尚鉴真的禅茶韵味。扬州的文化名人不得不提的还有扬州八怪,不过其代表人物郑板桥是江苏兴化人,而兴化属于泰州了。要不然可以隆重着墨他的诗书画了。

最后,还是以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作为扬州的结束语,邀请你们在来年的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泰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西周初年。泰州的文化底蕴除了上面所说的扬州八怪的代表人物郑板桥之外,另外不得不提到把京剧唱出独特风格的梅兰芳大师。梅兰芳在50余年的舞台生活中,发展和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自成“梅派”。中国戏剧艺术家欧阳予倩称梅兰芳是“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

如今,在泰州还有为纪念梅兰芳先生而研制成的“梅兰宴”,将戏曲与烹饪文化相结合,以梅兰芳先生的18个代表剧目为背景,以戏成菜,喻形或喻意,同时吸收梅先生日常饮食习惯,兼收巡演时期所品泰州名馔,构成该宴清丽多姿、典雅华贵的风格。

“梅兰宴”共有21道菜、9道面点和小吃,其中有18道菜取名于梅兰芳的代表剧,如锦凤还巢、黛玉怜花、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倒是将淮扬菜的饮食文化发扬光大了。

2、徐州:徐州古称彭城,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从此开始称徐州。

“楚韵汉风、南秀北雄”是徐州最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徐州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有超过年的文明史和年的建城史,被称为“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

徐州是两汉文化的发源地,有“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之称,因其拥有大量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也被称作“东方雅典”。

徐州是彭祖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徐文化的集大成者。相传大彭氏国的创始人彭祖活了岁,是中国烹饪和气功的创始人。彭祖曾被孔子推崇备至,也被道家奉为奠基人之一。彭祖养生文化的精髓是“药食同源,以食养生”。

提起徐州的历史文化名人,自然少不了刘邦和项羽,就以他们两人的《大风歌》和《垓下歌》作为徐州篇的结尾。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诗全篇只有区区三句,却包含了双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现别具一格的转折。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限于篇幅,以州为名的城市文化底蕴盘点就先分享这五个城市了,虽然只是浅尝辄止,但如果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