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宋夹城等城市湿地属沿江河流湿地区(资料图片)
昨天,本报刊发了“扬州市湿地保护规划发布”的报道,根据规划,扬州湿地分为沿运湖泊湿地区、里下河沼泽湿地区、沿江河流湿地区、丘陵库塘湿地区,各湿地区未来10多年的建设重点也已规划。
沿运湖泊湿地区我国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之一
沿运湖泊湿地区,主要包括高邮和宝应京杭大运河(含大运河)以西部分,以及邗江区槐泗镇(邗江港以北)、方巷镇、公道镇、杨寿镇等区域内湿地,湿地总面积7.13万公顷。湿地区湖泊湿地包括高邮湖、邵伯湖、宝应湖及白马湖;主要河流湿地包括向阳河、公道引水河、中港河、桥港、新桥套、北湖(白马荡)、庙湾荡以及邗江港、京杭大运河等。
沿运湖泊湿地区担负着行洪和灌溉、水上运输、生产生活用水任务,同时具有保持水源、降解污染、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湿地文化传承、湿地生态旅游以及湿地科普宣教等重要生态功能。
专家认为,该区域内湿地是大量鸟类及多种湿地野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地,是我国相当重要的生物基因库之一。
湿地区严格控制湿地征占用,将区域内重要湿地列入扬州市及以上重要湿地名录,按照名录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区域湿地总量不降低。
通过新建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湿地保护形式,保护向阳河、状元沟、庙湾荡、公道引水河、环堤河、中港河、方庙引水河等重要自然河流湿地,加强区域内小型库塘湿地的保护,逐步建立湿地保护体系。
里下河沼泽湿地区多数湿地已成为种、养殖塘
里下河沼泽湿地区高邮、宝应京杭大运河以东区域,湿地总面积4.56万公顷。湿地区由古泻湖淤积而成,属里下河浅洼平原,俗称“锅底洼”,浅水型湖泊和积水区较多,历史上曾有大面积的沼泽湿地,现经水利改造后河渠成网,良田万顷,多数沼泽湿地也已被开发为种、养殖塘。
里下河沼泽湿地区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行洪排涝、蓄水抗旱以及水产养殖等。区域内主要有射阳湖湿地、广洋湖湿地、高邮官垛荡等湖荡湿地,主要河流湿地包括大溪河、大官河、向阳河、大三王河、宝应大河、芦氾河以及高邮的三阳河、新(老)六安河、横泾河、北澄子河及南澄子河等。
在区域内开展湿地公园、湿地保护小区等各类湿地保护形式的建设,逐步将高邮境内三阳河、南澄子河、北澄子河、东平河、横泾河、六安河、澄潼河、二里大沟、子婴河以及宝应境内宝应大河、潼河、向阳河、一横河、二横河、三横河、下引河、宋泾河、新安河等纳入湿地保护小区建设体系。
沿江河流湿地区包括瘦西湖等城市湿地
沿江河流湿地区主要包括广陵区、江都区、邗江区邗江港以南地区(含邗江港)及仪征朴席镇、真州镇、十二圩办事处及青山镇青芦线以南区域。湿地区主要河流湿地包括长江(扬州段)、淮河下游入江水道、京杭运河入江段、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芒稻河以及仪扬河等。此外还包括瘦西湖、宋夹城生态湿地公园以及环绕扬州古城的濠田河等城市湿地,湿地面积2.3万公顷。湿地类型主要有湖泊、河流、沼泽湿地等自然湿地和水产养殖场等人工湿地。
沿江河流湿地区呈现典型的江淮两大水系的河流系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外来水资源十分丰富;湿地区主要生态功能是航运、行洪、蓄水(水源地)以及生物多样性保育。
严格保护长江湿地资源,确保长江湿地面积不减少,功能不降低。尤其需要加强长江以及仪征市鸭嘴桥水库、枣林水库水源地等保护。
加强长江、大运河(包括古运河)、淮河入江水道等重要河流湿地的抢救性保护,逐步将扬州长江、淮河及京杭大运河等湿地全部纳入保护体系内。
以“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为契机,加强对“七河八岛”湿地区内占用或破坏的湿地进行修复治理,开展岸线保护与还湿工程;加强广陵三江营省级湿地公园建设和河流河口重要湿地的修复。
开展扬州市长江湿地动态变化研究,建立长江湿地数据库。
丘陵库塘湿地区包括扬州大部分水库
丘陵库塘湿地区主要包括仪征市新集镇、新城镇、马集镇、刘集镇、陈集镇、大仪镇、月塘镇、铜山办事处和青山镇青芦线以北等区域内湿地,湿地总面积0.19万公顷。该湿地区地貌较复杂,岭窄、冲短,小冲、小洼多,扬州大部分水库都在该区。
湿地区担负着扬州西部山地区的灌溉和生产生活用水任务,依地形而兴建的库塘主要作为扬州市应急备用水源地;区域内湿地生态环境优良,也是白鹭等鸟类集中分布区。
严禁侵占,加强对区域库塘和河流等湿地的全面保护,作为水源地保护区将严禁库塘湿地周边的养殖放牧等可能影响水质安全的生产经营活动;严禁侵占和开发库塘滨岸滩地,确保区域湿地总量不降低。
加快枣林水库湿地公园建设进度以及跃进河、秦栏河、友谊河等湿地小区建设。通讯员曹兆阳郝奇林记者向家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