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扬州厚植好地方的生态底色中国江苏网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3/2/25

记者吴生锋吴涛薛舒文

翠绿的铜山脚下、美丽的枣林湖畔,以“绿色城市、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年扬州世界园艺博览会于10月8日圆满闭幕。

历时天,这个新冠肺炎疫情后全球首个如期举办的国际性园艺盛会,是一个用鲜花、绿植编织的五彩缤纷、美轮美奂的园艺世界,更是一幅扬州展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生动画卷。

绿杨城郭是扬州。回望五年路,步步绿意行。

五年来,扬州上下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一种战略抉择、一种执着坚守、一种责任担当,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把“环境美”作为矢志前行的追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之中,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年接着一年干,奋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不断厚植把“好地方”建设得好上加好、越来越好的生态底色。

随着“国家生态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等“金字招牌”的进一步擦亮,如今,绿色成为扬州最亮的城市底色,生态成为万人民最大的民生福祉,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扬州正在成为现实模样。

一种战略抉择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扬州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

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考察调研。在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总书记听取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生态修复及现代航运示范区建设等情况介绍后指出,扬州是个好地方,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

年5月9日,央视《新闻联播》头条以《扬州三湾:古运河畔换新颜》为题,用了4分17秒聚焦扬州运河三湾。报道说,扬州作为中国古运河的原点城市,近年来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起来,通过整治改造,让古老运河换新颜,也为百姓小康生活打好生态底色。

古运河三湾段曾经是扬州的“龙须沟”。这里原来是城市南部的工业区,运河两岸聚集着农药厂、皮革厂、水泥厂等80多家企业,运河水质和空气质量不断恶化,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与此相连接的七里河,也曾是扬州人的“痛”。“那时候垃圾就堆在河的两边,到了夏天,臭气熏天,附近的居民都绕道而行。”曾住在七里河附近的孙兴星回忆。

既要“金色GDP”,更要“绿色GDP”!扬州在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面前作出了抉择——搬迁附近的企业,按照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理念,对三湾、七里河进行环境治理和提升——

年9月,运河三湾全新亮相,昔日臭气熏天的“龙须沟”摇身一变,成为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年底,三湾公园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对市民、游客免费开放。

如今的七里河水清岸绿,与新建的七里河公园相映成画。“曾经挨着臭水沟住,如今住在了幸福河边”,是那一带居民的共同感受。

尽管扬农集团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利税近20亿元,但为了消除城市安全隐患,市委、市政府毅然决然启动扬农集团关停搬迁工作。

在还城市绿水青山的同时,“退城进园”的扬农集团也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这是扬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

扬州伴水而生、缘水而兴,是一座“水做的城市”。全市64%的地域为淮河流域、36%的地域为长江流域,既是江淮分水岭又是江淮交汇点。曾几何时,尚未能根本消除的黑臭水体,犹如水城扬州美丽容颜上的斑斑黑点,令人扼腕。

年底,我市启动“”专项行动,成为力塑“美丽扬州”的一道亮剑。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压,市长办公室悬挂着3张图——“减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的进度图。此外,涉水工业企业、饮用水源地、环境风险、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等专项执法检查相继展开。

五年来,“”专项行动蹄疾步稳,突出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明显增强。全市化工生产企业总数由家减至家,扬州化工园区规划面积由22平方公里压减至9平方公里,主城区重污染企业实现“清零”,中央环保督察和“回头看”反馈意见6个具体问题均已销号。

“三大攻坚战”的打响,持续推动生态与经济发展更加协调,使具有扬州特色的绿色发展、山水交融之路越走越宽:“蓝天保卫战”实现跨越,我市全面完成年度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项目;“碧水保卫战”实现突破,完成89项年度重点水污染防治工程,开展主要河湖各类排口溯源排查;“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水碧、天蓝、地绿,良好的生态成为扬州的城市名片,为高质量发展赢得机遇,引得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

一种执着坚守:“变”与“不变”中的定力接力

“咦?白塔旁那个铁塔尖不见了!”扬城摄影爱好者李华业来到瘦西湖景区熙春台二楼,打算拍摄夕阳下的湖景,突然在照相机取景框里有了惊喜发现。“这下子,瘦西湖真真正正成为没有视觉污染的景区了。”李华业按捺不住心里的激动,把这个新发现分享在摄友群里。

李华业所说的铁塔,正是位于梅岭东路的扬州老广播电视发射塔。该塔建于年,高.7米,塔址与瘦西湖核心景区直线距离不到2公里。去年,随着总投资近1亿元的扬州新广播电视发射塔在邗江区方巷镇建成投用,老发射塔正式拆除完毕,瘦西湖天际线的唯一“遗憾”,从此消失。

站在熙春台远眺,一条由绿树、碧水、青瓦勾勒出的优美曲线,将人们的视线带向天际。不论在哪个方向,几乎都看不到任何阻碍视线的现代建筑。

数十年不变的天际线和整个城市变成“大景区”,“不变”的是扬州践行生态文明的执着坚守,“变”的则是城市执政者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态诉求的积极回应。

凡事必依于定力。定,则一以贯之;定,则久久为功。放眼这五年,“变”与“不变”的背后,正是市委、市政府始终保持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充分认识“环境美”的丰富意蕴,高度自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长流水、不断线的系列部署与谋划,抓生态、保生态、促生态,不断厚植扬州的城市底色——

年,“十三五”开局之年,扬州率先提出、率先推进实施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战略工程,相继写进了省党代会报告、省政府工作报告;同年,首批8个生态体育休闲公园对百姓开放;

年,扬州创成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年,坚定做好东南片区的生态修复工作;

年,扬州公布首批8家生态环境教育基地;

年,“七河八岛”生态片区等6个生态中心均已高标准建成,构筑起一道道生态屏障……

让绿色成为扬州的城市底色、发展主色和鲜明特色,让生态成为市民的永续福利,努力打造美丽中国的扬州样板,路径更加清晰,信心愈发坚定。五年来,扬州年年谋划,层层推进,上下同心,多策并举。这是钉钉子式的一锤接着一锤敲,亦是绣花细功的针线密织,更是绿色发展定力的秉持与坚守。

定力即接力。正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让“绿杨城郭”绿意盎然:五年来,随着污染防治攻坚战、美丽宜居城市建设“六场硬仗”、美丽田园乡村建设“三大行动”等一系列铁腕行动和硬核举措的持续实施,扬州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由67.9%提高到80.1%,PM2.5浓度由5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6微克/立方米。省考断面优Ⅲ比例由68.8%提高到87.5%,劣Ⅴ类水体比例从17.8%改善为无劣Ⅴ类水体。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总体安全。

一种责任担当: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中争当示范

10月14日,在市委书记张宝娟陪同下,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来扬州调研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扬州加强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工作予以肯定。

长江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江淮生态大走廊、淮河生态经济区等国家、省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在扬州交汇叠加,扬州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区位特殊、地位重要。

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中争当示范!面对重大历史命题,扬州如此作答、如此担当。

五年来,扬州扎实推进长江大保护,全面落实沿江产业“退后一公里”和长江“十年禁渔”部署要求,累计关停退出化工企业家,长江生态岸线占比从年的47.5%提升到56.9%,长江扬州段水质由“十二五”时期的Ⅲ类全面改善为Ⅱ类,完成长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工作。

扬州率先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并作为扬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工程、服从服务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战略工程,把淮河入江口和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约80平方公里作为先导区进行建设,并以人大决议的方式对淮河入江水道上的“七河八岛”区域实施“四控一禁”;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三个湖泊沿岸3公里范围内成功实施“三退三还”。目前,“八大工程”68个项目基本完成,江淮生态大走廊“五大板块、七大亮点”基本成形……

一项项生态环保举措和环境治理成果,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形态,也成为经济发展的“绿色银行”。对此,百姓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有说服力。

英国《卫报》曾刊登了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拍摄于扬州,照片里的主人公是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渔民沈桂付和妹妹沈桂萍。夕阳下,沈桂萍划着双桨,站在船头的沈桂付正在用旋网捕鱼,映衬着蓝天、碧水,沿湖村优美的生态环境一览无余。

位于邵伯湖畔的沿湖村,渔业养殖收入曾是村里最重要的经济来源。近年来,随着南水北调工程启动和我市加快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邵伯湖沿岸3公里范围内实施“三退三还”: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全村多户渔民全部上岸,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发展渔家文化和生态旅游,不少渔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昔日破落的小渔村如今已经大变样,成为了一个“网红打卡地”,并获评“全国最美渔村”。

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沿湖村里游客不断,环境美,成为村民们最大的民生福祉、发家致富的“钱袋子”。

对于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盐城人也有话要说。位于里下河腹地的盐城,深受上游尾水之苦,百姓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为破解“尾水之痛”,盐城将建设新水源地作为“民生一号工程”,经多方论证,选址宝应氾水。年6月30日,新水源地引水主线通水,南水北调的滚滚江水从宝应奔涌到盐城,近万人喝上了清澈的长江水。

在江淮交汇的三江营、江河交汇的六圩河口等地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可观、可感、可便捷到达的大型滨江公园,沿江地区已形成宽米、绵延50多公里的“绿腰带”。

蒹葭苍苍,水天一色,鸥鹭翔集,一度濒临灭绝的“微笑天使”长江江豚频繁亮相扬州三江营。“长江江豚是长江生物链中的顶端生物,是生态环境的指向标,它的存在意味着这片区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完整性得到一定保留。”WWF中国野生动物保护项目副总监雷进宇这样评价。

江豚是扬州生态环境的“见证者”和“代言人”。

如今,扬州沿江地区绿化覆盖率逐年提升,百里长江风光带早已成为靓丽景观。江豚的成群出现,再次用“微笑”为扬州的生态环境点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3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