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青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这是清代渔洋山人对扬州的描述之一,其中的名句“绿杨城郭是扬州”与“烟花三月下扬州”一样,都是歌咏扬州的名句。
这一名句所写的就是扬州北护城河一带,上世纪50年代,当地利用北护城河西端的园林与建筑创建了红园,成为当地著名的花鸟鱼虫市场,也成为一代“老扬州”的记忆。澎湃新闻获悉,扬州当地去年开始进行了红园改造提升工程,在保留原有几大建筑群与古韵的同时,注入多媒体艺术与现代观念重新“造园”,再现扬州城北第一景——绿杨城郭“城闉清梵”的当代风貌。新红园“仙次元”在年12月30日起揭开面纱。目前红园已经被列入北护城河文旅消费集聚区的整体规划,成为扬州推动“古运河重生”“古城新生”的重要项目。
北护城河历史街区与红园的前世与今生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富甲天下”的扬州城,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素来是人文荟萃之地,风物繁华之城。
扬州不仅是淮盐的重要产地,而且临近长江、淮河,又有京杭大运河的漕运通道,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扬州自隋唐起就成为江南商业重镇,隋炀帝曾在此建立行宫、乐而忘返,唐朝时扬州更成为海外贸易重镇,有“扬一益二”之称;清代的扬州独占漕运、盐政、河务三大要政之利,康熙乾隆各六次南巡,使得扬州政治、经济、文化地位一升再升,扬州盐政收入独占朝廷收入的近1/4,海盐、药材、茶叶、珠宝四大物流集散,扬州迎来空前的第三次繁荣,扬州学派,扬州书画,繁盛一时,扬州炒饭、扬州包子成为我国餐饮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产品之一,“早上皮包水,下午水包皮”独特的扬州生活造就了扬州社会服务业三把刀的发展,“到扬州玩得好吃得好,还要享受剃头洗把澡”早成为近年来扬州生活的典型写照,而红园一带就是其缩影。
扬州瘦西湖扬州北护城河,东起古运河,西至瘦西湖的西园曲水景点,沿岸分布了天宁寺、御马头、冶春、史公祠、红园、卷石洞天等景点。从御马头上,可以看到“乾隆水上游览线”,这条乘船的线路,还原了乾隆船行去瘦西湖的路线。循着路线可以体验“两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胜境。
红园附近的冶春茶社红园邻近“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始处,对于地处北护城河的这一园林,清代李斗在《扬州画舫录·城北录》中曾记载:“‘城闉清梵’在北门(河)北岸,北岸自慧因寺至虹桥凡三段:‘城闉清梵’一,‘卷石洞天’二,‘西园曲水’三也。自慧因寺至斗姥宫及毕、闵两园,皆在‘城闉清梵’之内。”
昔日扬州红园
红园花鸟鱼虫民间收藏品市场
扬州盆景借助北护城河水边环境与历史建筑建成的扬州红园创建于年,起初的名称叫“扬州花木商店”,由于办公地点及主要生产园地在冶春园内,年更名为“冶春园花木商店”。上世纪70年代末,红园生产的盆景和金鱼、鸟类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尤以扬派盆景销势最旺,最盛时,红园有生产基地30多亩,拥有各式盆景和花木数万盆,金鱼池余张、养鸟专用三层楼房一座。红园盆景在历届全国性盆景评比或展览中,多次荣获一等奖、佳作奖,参加过在德国、英国、比利时、法国、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举办的盆景艺术展览。年,为整合扬州市旅游资源,扬州市政府将红园盆景并入扬州盆景园,充实了随后创建的“扬派盆景博物馆”。扬州红园原来的生产基地(绿杨村一带)则被打造为红园花鸟市场。
红园片区改造现场扬州文化旅游学者华干林认为,红园不仅见证着绿杨城郭是扬州,对于扬州人而言,还代表着一种真正接地气的生活。红园里面不仅有花鸟鱼虫,还有许多摊贩在售卖收藏品,小艺术品,且靠近扬州有名的冶春茶社,早上“皮包水”(早茶)后到红园逛逛,淘宝,逗鸟,遛狗,看花……是老扬州人的一大爱好。这烟火味十足的生活气息,已深深的镌刻在老一代扬州人的记忆里,周末的红园更是孩子们的动物世界,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其悠久的年扬州历史造就了“扬州慢”文化,而这种自在、笃定的滋味己深深渗入到扬州人的生活中。
年,红园市场原有的花鸟鱼虫市业态搬迁至花都汇,红园的重新整合规划逐渐被提上议程,这一见证扬州文脉与市民生活的园林如何升级改造也因此备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