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2022发现江苏外籍友人走进扬州,体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2/10/26

南来北往,千帆竞发,波光云影,笔墨传情,运河孕育了灿烂的文化。

7月21-22日,由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江苏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办,扬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扬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扬州运河文投集团承办的"发现江苏·品味运河之都"走进扬州。邀请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和南非等七个国家的外籍友人走进仁丰里、皮市街和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了解运河文化,体验运河非遗技艺制作,见证扬州在推动大运河文化精细化保护、活态化传承、科学化利用、国际化展示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

活动在扬州运河大剧院启动,开幕式上,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杰,向大家介绍了《运河之上的扬州》。江苏省扬剧团青年演员李霞和江苏省木偶剧团,带来扬剧戏歌与扬州杖头木偶表演组合《运河乡音》,设计巧妙且韵味浓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现场的外籍嘉宾赞叹连连,并现场学艺,感受文化底蕴。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扬州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张美林带来歌剧《运之河》选段《梦中的河》,带领中外宾客一同感受运河的雄壮与梦幻。

在"发现江苏·品味运河之都"活动启动仪式上,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卜宇致辞。他介绍,为了让更多外国朋友了解中国、了解江苏,自年起,江苏举办了50余场"发现江苏"系列活动,千余名外国朋友走进江苏各地,感受风土人情、体验文化魅力。

来自西班牙的卢映阳是南京大学的教师,五年前她刚到江苏时,就慕名来到扬州,当时游览有着“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的瘦西湖,感叹江苏的美景很惊艳。此后她参与翻译“符号江苏·口袋本”丛书,包括《秦淮河》《常州乱针绣》《南通蓝印花布》等,感受到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读到描写扬州大运河的诗歌,如皮日休的《汴河怀古》“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这首诗让她了解到运河在古代对贸易,运输和文化的重要性。现场欣赏扬州弹词,聆听运河专家讲述,卢映阳说对扬州这座运河之都了解的更加深刻。

21日下午,外籍友人走进仁丰里街区,行走在这条长多米的千年小巷,感受扬州市井文化。在这里,外籍友人学习扬州雕版印刷,亲手尝试扬州剪纸,体验了这里精妙的非遗技艺。来自南非的Paige介绍说,自己之前只在视频里看过类似的印刷工艺,这是第一次来到江苏扬州,没想到就能亲手摸到刻有花纹的雕版,并刷印一张牡丹花图案。

外籍友人参观“中国大运河”遗产点之一瘦西湖时,来自委内瑞拉的欧丹青说,来到瘦西湖,感受运河之美,是很诗意的事情。在湖边刻有“二十四桥”字样的石头前,欧丹青拍下照片,“二十四桥明月夜”这么美的诗句让外籍友人为了感受“月色”而奔赴扬州。扬州是一座与运河同生共长的城市。因为运河的哺育,扬州成长为南来北往、西去东下的水陆交通枢纽,造就了通史式的繁荣,也培育了独特的以“生生不息”为代表的运河城市精神。

参观坐落于三湾古运河畔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时,来自美国的玛拉尔了解到“运河通、朝代兴”,大运河的变迁及其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意义,说美国也有伊利运河,运河之水润泽万物,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多条运河,滋养着沿线多座运河城市,每一座都闪烁着运河文化的耀眼光辉,大运河让世界运河城市人民同心、文脉相依。

“发现江苏”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着力打造的采风采访体验活动品牌,旨在通过生活在江苏的外籍人士的独特视角来发现江苏的美丽、魅力,并借助这些“平民大使”向世界宣传、推介江苏。

来源:交汇点、现代快报

编辑:曾雪琦

审核:张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9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