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盐税就是国库的重要来源之一,论其原因,大概是产量不高、需求量大的缘故,因而价格较昂贵,《明人百家识小编》记载:
“儒者谓管仲煮海,为霸国之术。然历代行之,未有能废者。我朝国赋所资,于盐尤富。”
又西汉吴王濞令人“煮海水为盐”,以致“国用富饶”。
由这些史料可见先秦时代,得盐便是国家强大之一端,一直到明代,都是重要的经济来源。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成为了联通南北的交通枢纽,成为南北财政的集散地,也就成了盐运漕运的一大重镇。明清以来,随着商品经济萌芽,商品流通越来越广,盐业慢慢不再由朝廷垄断,不少私人商贾也以经商盐业发家起兴,清代中叶,扬州更成为了两淮盐漕运输的一大都会,众多盐商因盐业富甲天下,推动了扬州经济繁荣,有了繁荣的经济,闲暇时,多有时间财富享受丰富精美的文化生活,于是推动了扬州文化的发展。
《扬州画舫录》是清朝李斗所写的有关扬州的影响最大的学术著作,这部书记载了当时扬州文化生活以及风景名胜名人等方方面面,李斗幼年失学,两上京师不成,“退而家居,时则泛舟湖上,往来诸工段间。阅历既熟,于是一小巷一厕居,无不详悉。又尝以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登而记之。……”这部书对探讨扬州盐商的生活与文化活动,是及有意义的。
关于扬州盐商的生活,《扬州画舫录》里有详细记载:
“初,扬州盐务,竟尚奢丽,一婚嫁丧葬,堂室饮食,衣服舆马,动辄费数十万。有某姓者,每食,庖人备席十数类,临食时,夫妇并坐堂上,侍者抬席置于前;自茶面荤素等色,凡不食者摇其颐,侍者审色则更易其他类。或好马,蓄马数百,每马日费数十金,朝自内出城:暮自城外入,五花灿著,观者目炫。或好兰,自门以至于内室,置兰殆遍。或以木作裸体妇人,动以机关,置诸齐阁,往座客为之惊避。……”
这段文字中,可以“见一叶而知秋”,盐商生活之奢华,可见一斑,他们结婚丧葬,或者请客吃饭,或者穿衣喂马,随便就要花上几十万,更有甚者,桌上有不喜欢的菜肴,摇一摇头,旁边的仆人就要察言观色把菜换走,据说位于八大盐商之一的黄均泰也是极尽奢华之能事,每天要用人参等药材喂养母鸡,世人形容盐商的生活是:“衣服屋宇,穷极奢华,饮食器具,备求工巧。俳优妓乐,恒歌酣舞。宴会嬉游,殆无虚日。金银珠宝,视为泥沙。”生活富贵奢华,已超人想象。
生活上富足奢华,形成了扬州的一项独特的文化——“扬州瘦马”。王士性《广志绎》说:“养瘦马者,取他人之子女而鞠育之。……严闺门,习礼法……且教以自安卑贱,曲事主母。……又教琴棋歌咏,书画,刺绣女工。”也就是养处女并教以知识女红等,卖给盐商作妾,因扬州经济繁华,文人荟萃,故而阁楼酒馆极多,但有巨资的盐商不愿公然走入青楼,有人便看准了这一时机,把别人家的女儿收养来养育,发展,最后卖给有钱人作妾,他们摸准了这些有钱人的心思,发展了“养瘦马”这一行业。
“扬州瘦马”伤害了无数妙龄女子,同时给扬州的商业文化留下了极浓重的一笔。天下美女出扬州,流传的说法很多,这不失为其中一种。
除此之外,盐商对扬州的文化发展功不可没。其中影响至今的毫无疑问是园林的修筑。扬州的园林如个园、何园、瘦西湖、汪氏小苑,在中国都是文化精品。在康乾盛世时,扬州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达,文人众多,盐商亦附庸风雅,兼之皇帝南下,兴起了建园风气,王振世在《扬州览胜录》中说:“时值海内成品,物力丰富,两淮盐业又适当极盛之时,故各大商家不惜糜千万巨金,争造园林。”
他们利用巨资,使得扬州园林往“甲天下”更进一步。园林修筑的目的,一般来说是为了供一己赏乐,有时也用以举行交际宴饮等文人活动和商业活动,目前扬州不少名园都是当时盐商建造,最有名的个园即是清代嘉庆年间两淮商总黄筠根据旧址所改筑,今天的瘦西湖曾经本是一条护城河,康乾年间,两淮盐商为了奉承皇帝南巡,他们“大构架,兴宫室,建园池,营台榭,屋宇相连,伫似长云。”(徐谦芳《扬州风土记略》)沿着护城河,沿河建园,“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
去瘦西湖游玩,从南门进园,经长提苏柳,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每到春时,灿若云霞,蔚为壮观。立于湖畔,再观盛景,想见当年造园之景,仿佛如在目前,令人感慨遥深。据说以前还发生过一件趣事,一次乾隆皇帝在瘦西湖畔游玩时,说此地景致好似北海,可惜没有一座白塔,一旁陪同的两淮总商江春听在耳里,当晚便连夜用派人用盐堆了一座”白塔“出来,这便是今日白塔的由来。扬州完全可以说已经成了江南私家园林博物馆。
盐商在扬州生活多年,占尽天时地利,以商业带动文化,盐商对文化活动远不止这些,比如他们和文人结交的趣事就有很多,如盐商程俊芳与文人吴敬梓的友谊,就是一段文坛佳话。
节性斋老师说:“近十余年闻荒芜更甚。且扬州以盐为业,而造园旧家多歇业贫散……。”说明扬州之衰败,与盐商之“歇业贫散”紧密相连,扬州之繁华与盐商之家业不可分割——扬州以盐商兴,亦因盐商衰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