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发展 >> 正文 >> 正文

以琴寄情,扬大女生琴曲接力送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5/5/5
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https://m.39.net/disease/a_o2vfyda.html

交汇点讯古朴幽静的老楼里,泠泠琴声透过掩映的树影,载着凉爽的秋风,将丝丝清雅浸入初秋的校园。琴声悠扬婉转,循着琴声来到扬大瘦西湖校区老楼一隅的琴房,只见一名女生正专注地弹奏着古琴。

这位女生是扬州大学文学院古琴学社的成员胡萌。她笑着说,自己正在和社员们策划一份独特的教师节礼物。“我们决定用‘琴曲接力’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曲《水调歌头·中秋》的演奏。我们将曲子分为八章,每位同学录制一段,最后把大家的作品按顺序汇总起来,制作成完整的演奏视频赠予文学院的老师们。我是本次接力的‘最后一棒’,负责收束全曲。”在记者的邀请下,胡萌为大家展示了自己准备的选段。熟悉而经典的旋律让记者不禁哼唱起来,词曲之间,皆是美好的祝愿。

与胡萌一同前来练习的还有古琴学社的社长汤若琳,她便是这次活动的策划人。汤若琳介绍,“琴曲接力”是琴社一直以来的传统,自社团建立之初至今已有九年。每逢教师节来临之际,社员会自发组织选择古曲进行接力演奏。用音乐表达自己对恩师的感谢。“今年的教师节恰逢中秋,于是我们选择了《水调歌头·中秋》这首曲子。东坡的这首词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引起世代文人雅士的共鸣,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中华儿女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我们借此祝愿文学院的老师们能一直与家人团团圆圆,工作顺利,万事胜意,桃李满天下。”

古琴是中国重要的传统乐器,同时也是中华文化里重要的精神符号。汤若琳告诉记者,以“琴”寄“情”是社团组织活动的重要宗旨,不仅是中秋节、教师节,每逢重要的节日,琴社都会组织特色演奏活动,用泠泠琴声传递真挚情谊,送上中文人古典又诗意的独特祝福。

通讯员马宜筱

编辑:张韦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5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