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西子”
集美湖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是苏轼任杭州
“通判”期间创作的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中
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句
杭州西湖,名扬天下
我无意把集美湖与她
强拉硬拽、相提并论
可她却是不折不扣的后起之秀
当之无愧的厦门“西子”
……
王海燕/摄
素有“城在海上,海在城中”之称的厦门,和浩瀚大海为邻,与多座湖泊为伴。身在岛外的集美湖,是厦门最美的湖泊之一。论历史,集美湖比岛内的筼筜湖、厦大芙蓉湖等,都要短一些;论面积,6.9平方千米的集美湖,是厦门十大湖泊中名副其实、当仁不让的“大哥大”。
“大腹能容”的集美湖,包含由9个小岛组成的、世界最大的水上乐园——厦门园博苑,以及中央山体公园、滨水绿化带等。偌大一座湖,水与地,有机相连;静与动,相得益彰。形成一个舒适宜人、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活圈。湖畔,21千米生态景观步道,宛如一条彩带环湖飘扬……
身为集美人,早有绕湖周游的想法。只是,年近古来稀,二十余千米,步行着实有点难。机会,终于来了。辛丑岁末的一天上午,云白天蓝,风和日丽。应朋友叶建辉、范瑛夫妇之邀,优哉游哉,逍遥自在,骑车环游集美湖。一圈下来,对她刮目相看,有了全新体悟。
好事多磨。事如此,湖亦然。早在年,爱国侨领陈嘉庚,先后两次把时任厦门市长张维兹请到集美校董会,面对面向他慷慨陈词,并以宋代钱四娘捐家资万缗,于年建成莆田“木兰陂”为例,极力建议把杏林湾建成“厦门的西湖”。木兰陂与都江堰,并称“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文明双璧”。有了木兰陂,才有了福建四大平原之一的兴化平原,才有了莆田“文献名邦”之美誉。
年,为修建鹰厦铁路,拦腰截断杏林湾,在入海口筑起一条长米的“集杏海堤”;年,新筑一条与大堤平行的小堤,形成一个蓄水量达万立方米的淡水库——杏林湖,成为厦门重要的后备水源;20多年后,集美区抓住第六届()中国园林博览会在厦门举行的历史机遇,投资万元,沿杏林湾26千米岸线,进行景观规划与建设,把古称银江、岑江、集杏海堤堵死后,称为杏林湾水库,而专家则称之为“厦门西湖”。
“一名之立,旬月踌躇。”十年前,为了给美丽的“厦门西湖”取个更理想的、更贴切的名字,集美区发起一场为该湖征名的活动。历经两个多月征集、投票、审议,最终定名为“集美湖”,寓意此地“人文集萃,大美于斯”。而且,“集美”与集美区以及内湖所在的地名地理相关联,有较强的地域指向性和唯一性。一名双关,意境美好。从此,“集美湖”声名在外。
陈良森/摄
那天,虽是冬日,暖阳高照。我们从集源路出发,兴冲冲一路直行,途经万达广场、集美大学,穿过厦门水上运动中心东侧公园,骑行在湖面由白色护栏、红色路面构成的长约米、宽约3米的“浮桥”上,自西向东前进,三三两两的居民、花花绿绿的游客,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有的驻足赏景,有的随手拍照……
穿行在水陆之间,心旷神怡,时快时慢,一路骑行,一路赏景。如诗如画的集美湖,湖水烟波浩渺,湖岸吐绿滴翠;明镜般的湖面上,皮划艇运动管理中心的学员们,不分单人双人,不论是男是女,手划脚蹬,动作协调,随着身体的前倾后仰,瘦长的赛艇,在红白两色“浮标”间,如离弦之箭,争先恐后,凌波飞驰,划出一道道长长的、由小到大扩展开去的水纹;来厦过冬的鸬鹚、身材娇美的白鹭,黑白分明,成群结队,时而在水面游弋,时而在空中飞翔。有几只胆大的白鹭,竟落在自行车道上,迈着细腿,仰着脑袋,走走停停,东张西望,直到我们临近了,这才一飞而起,投入湖中。
更多可爱的白鹭,或在桥墩静静站立,或在水面缓缓游弋,或在低空轻轻飞翔。范瑛老师指着眼前几只白鹭考我:“白鹭之美,美在哪里?”我略加思索:“美在——流线型躯体、乳白色羽毛。”范老师听罢,轻声朗诵起小学语文课本中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在水天一色、绿树成荫的步道间骑行,一路好景扑面而来,宛如万花筒,媲美入眼帘,令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水晶湖郡等楼盘,多座儿童乐园、休闲公园,嘉庚艺术中心、灵玲国际马戏城等景观、建筑,明珠落玉盘一般,点缀在湖畔不同部位,令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其中,不得不多说几句的有:排名厦门第三高楼的“诚毅国际商务中心”,总高度米,地上54层、地下3层,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体玻璃幕墙的流光溢彩,成为厦门“门面担当”。
张冬坤/摄
当我们骑车路过楼前,稍作停留,抬头仰望时,什么叫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也就不言而喻、不问自明了;默默放光彩,亭亭如玉立,建筑总高度79.5米,塔身7层、基座两层的集美塔,坐落在集美新城中央公园,该塔运用仿木圆柱、木斗拱、坡屋顶、挑檐、起翘等传统手法,结合顶部的大尺度屋盖和塔刹,既具有浓厚的传统建筑风格,又融入了彰显地方特色的闽南元素,以及嘉庚建筑的细部设计。红柱金瓦的集美塔,突显出集美新城在规划建设中对传统文化和历史底蕴的尊重于运用。
李储全/摄
而最具创意和魅力的,当数立身湖面的“月光环”。“西湖第一胜境”、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三潭印月,乃湖中的三座石塔。
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基座、圆形塔身、宝盖、六边小亭、葫芦顶组成;塔身球形中空,周身凿有五个小圆洞,洞边饰有浮雕花纹。如若月明之夜,在塔中点燃灯光,洞口糊以白纸,洞影印在湖面,一时间,水面上多个月亮,竞秀媲美,亦真亦幻,浪漫景色,醉人醉心,故而得名三潭印月。
较之三潭印月,外径36米的月光环,具有更高更大、更富有创意和科技含量等特点。宛如出水芙蓉、立身园博苑观景平台北面不远处水中央的月光环,体外覆盖钢化夹胶玻璃,钢结构的体内装配有10万盏可调节LED夜景灯,可以根据需要调节灯光,形成月圆月缺的变化。触景生情,心底不由自主的响起“一盏红灯照碧海,一轮明月出水来。云来遮,雾来盖,云里雾里放光彩”的歌词。
环湖一周,沿途扑面而来的各类树木,吐绿滴翠,生机盎然。有资料显示,集美湖周遭21千米步道,余种乔林灌木点缀其中。在每千米近种树木中骑行,仿佛穿越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的林间。
因是冬日,步道周遭盛开的红花有两种,一是红的灿烂、红的艳丽的厦门市花——“三角梅”;二是别名“美人树”、“丝木棉”、“美丽木棉”,高达10余米的落叶大乔木——“美丽异木棉”,其树干下部膨大,密生圆锥状皮刺,犹如带刺的玫瑰,艳丽而不易接近,只能眼观不可手摸。异木棉单生花冠,淡紫红色,花期为每年9月至次年1月,冬季正是盛花期。无怪乎有诗曰:“冬来南国看木棉,满树粉黛尽盎然。举目一片红如火,疑似彩霞飘窗边。”集美湖周边这些树木、花草,与水景相融合,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草苍翠的四季美景。
柳洋/摄
秀水与蓝天一色,游人与飞禽同乐的集美湖,既是厦门继筼筜湖之后又一个生态新湖区,又是厦门绝无仅有的生态栖息地,更是名副其实的厦门“西子”。
厦门诗人沈汇丰《美丽的集美湖》诗曰:“崛起新城无与伦,水光潋滟现湖神。西施徙此君休怪,同是春秋古越人。”这不,在美丽的集美湖畔,伴随着一座无与伦比的新城崛起,连二千多年就定居在“人间天堂”之杭州西湖边的西施,也被这更新更美更具时代感的境界所吸引,迁徙到集美湖畔,欣然决定留下来,乐当集美湖的湖神。
叶明耀/摄
都说,水是生命之源。我说,水是城市之魂。一座城市,不论大小,不分新旧,只要有湖泊,便有了灵魂。厦门“西子”集美湖,在给集美新城注入灵魂的同时,给百年学村增添了灵气与秀色。情系故里、热爱家乡的陈嘉庚先生九泉有知,一定会喜上眉梢、倍感欣慰的。
作者简介
张桂辉,笔名肖蓟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省、市、区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杂文学会理事;长期从事政工、文秘、宣传、党务等工作,30多年来,在各级各类纸质媒体发表作品余万字,其中多篇入选《假如都来真的——经济日报“王府井随笔”精粹》《南方周末新千年文丛——回音》《中国年度杂文精选》《中国年度杂文精选》等文集;已著有《听潮微语》《盛世微语》《另类失衡》《另类人语》《烈酒?咖啡?白开水》《观潮余音》(上下卷)《怎样聚集正能量》《三闲斋随笔》《庐山偶拾》等书;多次在《文汇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征文中获奖;第十届、十六届福建新闻奖一等奖获得者、首届全国“鲁迅杂文奖”银奖得主;年全国中考语文热点作家;年参与选编“《杂文报》30年文丛”;年入编《中国当代杂文家》;年由集美区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出版散文集《南薰楼的遐思》并在集美文艺讲堂开讲。
END
来源
南薰微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