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千年运河,时代IP文旅中国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2/11/25
北京白癜风诚信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20988605973694298&wfr=spider&for=pc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大运河纵横南北、勾连古今,是中华民族举世无双的珍贵遗产。运河之美,因水而生;运河文脉,依水绵延。如今的大运河逐渐成为更具人文价值和时代魅力的文化符号。随着保护开发利用大运河从理念步入实践阶段,大运河作为文旅大IP的属性也越来越受到各地的重视。

在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统领,强化大运河沿线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点、线、面相结合构建全域统筹、区域协同的文化和旅游发展格局过程中,大运河文旅IP又该如何统筹打造?让我们顺着悠悠运河水,来看看运河流经的各地如何以IP为引领,向世界讲述历史故事和当代传奇。

大运河浙江段一隅陈小彬摄

运河揽胜

北京:千帆船市今又来

千年燃灯塔旁,云光水色;推门进入春风书院,时光仿佛也放缓了脚步;西海湿地公园秋意正浓,行人沉醉流连……在吸引了余万人次参与的首届北京大运河文化节中,北京大运河文化带沿途7个区组团亮出一批“网红打卡地”推介名录,特色运河点段资源为大运河IP打造提供了丰富的源头活水。

大运河北京段——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通州区的大运河森林公园考察时指出,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在顶层设计方面,年12月发布的《北京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已经国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省部际联席会审议通过,是沿线八省市中第一个完成编制、审议、发布和实施的大运河文化带规划。总体来看,北京正着手建设以大运河为轴线的“一河、两道、三区”大运河文化带发展格局,组织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大运河文化带。

相较于运河南方区段,北方运河停运时间较长,在当地文旅资源中“存在感”不强,在大运河IP的打造上又该如何发力呢?北京市首先在运河文化带上下功夫,既抓顶层设计,又抓项目落地;既抓生态环境改善,又抓文化旅游融合,其运河历史文脉逐渐清晰,沿线景观风貌得到提升。在这条大运河文化带上,通州区因得天独厚的大运河资源,在大运河IP打造上走在了前列,其“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使千年运河北方起点的特有气象呼之欲出,令人耳目一新。

“一支塔影认通州”。沐浴千年风霜的通州区燃灯古塔,不仅是通州人乡愁里的“古塔凌云”一景,更是大运河北端的标志性建筑。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包括燃灯塔在内的“三庙一塔”景区、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成为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核心。这个国内唯一以大运河文化命名的高A级景区,已启动创建5A级景区工作,重点打造千帆船市、大运河演艺基地、非遗传习所等重点文旅项目,通过采用数字长卷、数字(实景)情景剧体验等技术,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漕运历史风情文化氛围,努力让大运河IP触手可及。

大运河北京段——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

“很多目的地在打造大运河文旅IP时,核心都在做岸上产品,这其实是片面的。大运河还要做好水文章,运河要还原以前的场景,让游客知道年甚至0年前的运河是什么样的。只有通过活化和再现,游客才能更好地将场景和大运河文化相关联,北京段的运河文化才能变得更清晰、更有辨识度,才能产生自己的IP。这也是我们打造大运河文旅IP的内在逻辑。”负责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咨询的国梦九州(北京)旅游规划设计院院长王昕认为,在IP打造过程中,应当是先有辨识度,再有IP。

王昕更愿意把大运河北京段看作货的终点和人的起点。他表示,为了增强大运河通州段的辨识度,他们着重复活和再现运河场景。例如,大运河的开通带来了两岸商业的繁荣,当时,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物资都汇集到此处,形成了货品丰富、琳琅满目的繁华市集。为此,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千帆船市”项目,计划挖掘大运河沿线20个城市的文旅特色,让20艘以地方命名的古船在这里汇集,形成独特的运河水上船商文化集市。这是运河货运终点才有的独特体验,这就既做到了场景重现,也有了辨识度。

河北:老珠新磨蕴彩光

作为承载燕赵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全长公里、流经五市的大运河河北段是展示北方运河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大运河河北段的IP打造体现出自身的特色。

近年来,河北省大运河沿线五市文旅产业蓬勃发展、量质齐升,年旅游人数2.1亿,实现旅游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22%。同时,省市旅发大会带动效应持续显现,一批重点运河文旅融合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涌现出沧州京杭大运河文化旅游带、铁狮与旧城遗址公园、太行红河谷、响堂水镇、粮画小镇、邢白瓷文化旅游区等一批新业态景区。与此同时,以运河题材为重点的剧本征集活动在各地展开,现代评剧《秋月》、经典杂技剧《醒狮传奇》《一轮明月过沧州》等一批优秀原创舞台剧生动呈现出运河沿岸的风土人情。

大运河河北段—河北省邢台市卫运河东岸舍利宝塔

“上至九十九,下到刚会走,吴桥耍杂技,人人有一手”,大运河畔的杂技之乡吴桥县,正在擦亮杂技这块金字招牌,把江湖味道带给游客的同时,也让大运河文化走到老百姓身边。

“大运河是沧州的母亲河,大运河风景好了,我们沧州人脸上也有光。”当地老百姓如是说。如今,在沧州市区,大运河生态修复与环境卫生整治工程展示区向市民免费开放。不少周边县市的居民也驱车赶往这里,一睹“千年文脉”的崭新面貌。近年来,沧州围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大运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城市生态休闲走廊和城市重要标志。

而在沧州城区东南角,大运河生态修复展示区一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段大约4公里长的运河一直保持着原生态的河道,从空中航拍河道形状酷似希腊字母“Ω”,当地人亲切地称之为河湾公园。作为沧州市民亲近自然、亲近运河的平台,如今,这里是一处“老人能散步、青年能运动、儿童能嬉戏”的城市生态休闲空间。

依托运河沿线丰富的农林资源,河北各地打出生态牌、唱响田园曲,建设了廊坊水岸潮白田园综合体、吴桥杂技山水田园综合体、东光“氧生园”运动休闲森林公园、阜城县万亩运河梨乡风景区、馆陶县粮画农庄等一批品牌产品,打造了青县中古红木文化小镇、香河机器人小镇等一批融合业态产品,推出了董子文化园、武强周窝音乐小镇、白洋淀雁翎队红色研学教育等特色文化旅游精品。

随着中国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北方旅游交易会、北京文博会的举办,大运河文化品牌效应和社会效应充分彰显,在河北形成了以沧州武术杂技为核心的运河武术杂技文化旅游品牌,以邺城、大名古城、广府古城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旅游品牌,以白洋淀为核心的红色文化旅游品牌。

事实上,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已成为大运河IP打造的重要“发动机”。“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现代数字技术,动态呈现运河的发展历史、开凿状况、沿线遗产等,对运河沿线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保护,形成运河数字文化资源,以此打造运河挖凿、商业贸易等互动性、沉浸式产品,并以年轻人更乐于接受的形式推广、传播运河文化,让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焕发新的时代活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说。

河南:盛世风情焕古镇

黄河故道、中原腹地的河南滑县,虽是一座小城,却是隋唐大运河遗存较为丰富的代表性河段。据《滑县志》载:“今卫河古名白沟。东汉建安九年曹操在黄河故道——宿胥故渎基础上疏浚而成。”隋大业四年(公元年),隋炀帝进一步开挖形成大运河永济渠,至北宋又称御河,明代改称卫河并沿用至今,持续通航约年之久。在这条独特的运河廊道上,留下了隋唐大云寺、瓦岗寨、万古天锡殿、玉皇阁(中国四大名阁之一)等诸多隋唐文化胜迹。

滑县大运河IP的打造,离不开大运河本体的保护提升。近年来,滑县通过实施运河河道清淤工程,关停污染企业,封堵排污口,提升水质;通过统筹环境管理和遗产巡护,使文物本体得到有效保护;通过实施绿化、亮化和美化运河工程,重现河道景观;通过西湖、大运河森林公园提质等大运河生态涵养工程实施,使运河文化带自然面貌焕然一新。在“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监理、统一施工时间、统一补贴标准”的公助民建“四统一”模式下,滑县已整治古镇街区20余公顷,修缮古城墙余米,修复历史建筑2.8万平方米。

滑县大运河IP的打造始终围绕运河古镇道口展开。因运河而生的道口古镇,素有“小天津”之美誉,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运河自西南至东北曲穿而过,古河道、古城墙、古码头等丰富的遗存以及遍布街区的老功夫、老手艺、老味道,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见证着古镇昔日的繁华。滑县利用道口街区内的历史建筑先后建立了运河历史文化展馆、同和裕银号旧址展馆、古镇民俗展馆,含祭祀文化、仓储文化与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大王庙文化园等公益性展示场馆以及以民俗技艺为主的主题展馆,使博大精深的运河文化得到了系统展示和有效传播。正在实施的历史文化街区环境提质工程,将于近期形成“一街一繁华、一巷一故事、一院一清幽”道口胡同印象。古码头、古城墙、历史街区彰显出独有的魅力。昔日繁华的古镇如今又变得门庭若市,游人如织,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被盘活的西纸厂老厂房,是滑县大运河IP打造的一个缩影。西纸厂工业遗存保护利用项目总投资约1.08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已完工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正在有序进行,借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东风,正以工业遗存撬动“怀旧经济”。通过西纸厂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一期、二期工程的开展,废弃30多年的西纸厂已凤凰涅槃,迎来新生——集餐饮、会务、旅游、文创为一体的河南五凤园旅游美食文化园区落户此地,昔日破败的厂房成了群众举办婚礼与活动的时尚去处,成为大运河畔的新地标。

不过,滑县大运河的打造也面临着不少难题。尽管国家层面有《大运河遗产保护与管理总体规划》《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但各地缺少较为具体的项目实施规划与项目落实时间表。运河沿岸故事、工艺、曲艺等优秀文化急需进行充分的挖掘、研究、保护和利用,运河沿线城市的资源共享、有效互动联通也亟待提高,大运河IP打造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大运河河南段—新乡百泉景区

山东:鲁风长廊鉴古今

在山东省微山县南阳湖一座小岛上,有一个美丽的古镇静静伫立了多年,它就是与镇江、扬州、夏镇并称为运河四大名镇的南阳古镇。大运河从古镇中间穿行而过,河道两旁商铺林立,酒楼、粮行、客栈、盐店一应俱全,小岛、运河、古镇、水乡与烟波浩渺的南阳湖交相辉映。

作为古运河畔的名镇,南阳古镇的开发既保留了大运河融汇南北的文化风情,也有着独特的渔家、水乡特色,古老的渔猎习俗保留至今,并通过开放式景区的形式对运河文化进行全方位的展示。从胡记钱庄、南阳大戏台、皇帝下榻处到康熙御宴房、漕运客栈、龙王庙、湖中运道,全面展现了明清鼎盛时期的南阳盛景,让古老、尘封的古镇文化有了烟火气。如今,跨微山湖特大桥的通车,更是让南阳古镇告别只能靠船出入的历史。

大运河山东段——微山湖南阳古镇

大运河山东段又被称为“鲁运河”,作为京杭大运河中海拔最高、船闸密度最大、水利工程成就最集中的河段,经近千年的历史积淀,为沿线城市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民俗、宗教、古镇、建筑等历史文化遗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根植于齐鲁文化,山东拥有运河、泰山、曲阜三孔、齐长城4处世界文化遗产,吸纳了南北文化,融合了中外文化,形成了诚信、仁义、包容、开放、多元的鲁风运河文化特质,是全方位体现中华文化多样性的代表性区域。据相关资料统计,大运河山东段有国家级重要历史文化资源85处,占全省的36.8%。实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以来,山东积极回应区域社会发展的现实问题,在多元发展中不断试验和探索大运河文化IP的打造。

千年古镇临清位于元代会通河和明代大运河的交汇处,在历史上有过浓墨重彩的一笔。“人”字形的运河像根大动脉穿过临清,千百年来为临清输送着养分。据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临清中洲古城经济文化中突出的开放性和吸纳性,为古城物质空间改造、文化空间创新和产业项目发展提供了更为多样的方案选择。曾经辉煌的中洲古城许多闲置的集体资产被植入有时代特色和活力的文化和产业。它们成为激活中洲古城的关键“穴位”,使沉睡的古城遗产焕发青春,给沉闷的古城生活带来激情。

吴丽云表示,在运河文化的保护中,借助文旅融合的力量,在保护前提下,加大对运河沿线区域文化资源的旅游化利用,将静态的文化遗产以游客可体验、可感知、可参与的方式进行呈现,并以公园、小镇、文化街区、文化旅游度假区等产业业态作为载体,使游客和本地居民在深度体验中更好地了解运河文化,在旅游中增强国民大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年)》,围绕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和“鲁西经济隆起带”战略大局,启动了“大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为进一步强化地方性特征,健全运河遗产的分类研究,山东省通过建立多处历史文化展示场所以及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等,搭建起展示传播运河文化的重要基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

江苏:大江大河出海魂

公元前年,吴国以水路沟通江淮,“开邗沟筑邗城”,拉开了中国大运河的序幕,这个地方在如今的大运河原点城市、申遗牵头城市——江苏省扬州市。年11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省扬州市的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了解大运河沿线环境整治和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等情况。

“千年运河,精彩生活”。在扬州市蜀冈—瘦西湖风景区党工委书记汤卫华的带领推进下,三湾片区从人人绕道的臭水塘,通过中国大运河博物馆这个拳头项目带动整体片区升级,如今已是大家都想来的4A级景区。将于明年7月开放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将成为运河沿岸博物馆的又一颗璀璨明珠,全流域、全时段、全方位展现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和文化。

大运河江苏段——扬州三湾运河全景

横跨在水弄堂上的无锡清名桥,不仅是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发祥地,拥有文化遗产之多、质量之高在古运河两岸屈指可数,近年来也成为江南古运河的热门“打卡地”。古运河边的水上夜宴,重现“古运河边载酒船”的江南韵事,游客、市民置身于声、光、电、水、雾、影的体验中,俨然一幅江南古运河夜市画卷,而连绵起伏的开放屋架、花径连廊、动感舞台、特色花灯、垂直景观墙、移动花车、伞状休憩亭又构成一幅夜市缤纷的生活长卷……当慢生活遇见夜生活,在“今夜良宵”“人间梁溪”等文旅IP的加持下,3.0版本的运河夜市,受到来自全国各地游客的青睐。

扬州小调俏皮又亲民,锡剧委婉留人心,运河文旅IP的“江苏大戏”正待看客点评。

“扬州运河IP概念非一日之功,积累已有14年之久,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视察,扬州运河在全国傲立堡头,深深地和中国打造运河世界级IP的步伐契合。”扬州市旅游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运河城市精品景区合作机制常设秘书长肖洁说。

记者了解到,扬州运河IP帷幕的掀开领先于全国,其运河IP的概念自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将世界运河论坛落户扬州时起,绵延14年渐趋成熟明朗。明年,世界运河论坛将升级为国家级论坛。在这个组织之后,扬州又牵头建立了“运河城市精品景区合作机制(CCSC)”,去年迎来首个境外成员——拥有“荷兰威尼斯”美誉的荷兰羊角村,促进了国际运河城市间的旅游发展、互利共赢。

即使拥有历史制高点,运河IP还要由一个个项目来夯实、体现。扬州运河IP打造宗旨是让千年古迹、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一方面,它开通运河航线来串起古今、活化文化——从茱萸湾码头登船,沿古运河至瓜洲古渡公园,大运河文脉扑面而来。湾头镇、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扬子津古渡、瓜洲古渡公园、湾头玉器特色小镇、大运河非遗文化园、古运河开发区段、瓜洲文旅小镇等一批特色文旅集聚区惹人驻足。

扬州的第二个做法是水陆互动,通过运河沿岸项目来满足市民、游客的步行体验。第三个IP塑造维度则是活动,“运河文化嘉年华”不仅展示了非遗文化、展销了“老字号”,更立足本土淮扬菜打造运河宴、举办杭帮菜美食节,和扬州打造“世界运河文化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一城三都、交相辉映的城市定位高度互动。

江苏大运河IP的打造和发展,是和其深厚文化底蕴的一次共鸣,也是与当地经济脉搏的一次共振。目前,江苏省确立了文化旅游紧扣“大运河文化带”和“长江经济带”进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正在筹建“大运河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和“沿长江休闲度假旅游带”。在大运河这个国家级IP的光照之下,江苏所辖的古典园林、水乡古镇等文旅、经济资源获得全新升级。江苏大运河沿岸的故事与传奇,魅力江南的典雅韵味,正于烟水中慢慢流淌开来……

浙江:千年古韵被天下

全长公里,共有9段河道、13个遗产点,在数百年来富庶、繁华的浙江,大运河和这里的城市命脉息息相关。以此为核心资源,浙江省提出打造“千年古韵、江南丝路、通江达海、运济天下”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浙江样本。

“每天早上都要去大运河边‘走走运’,迎接新一天的到来。”60多岁的杭州市民刘峰说。大运河一直以来都是杭州沿线居民的运动打卡地,每天傍晚在沿线道路随处都能看到正在锻炼的市民。“大运河穿城而过,这不仅是遗产大运河,也是每一个人的大运河。”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中心主任胡文红说。

利用传统节庆日开展多种活动,还“河”于民,成为运河IP发挥力量的主要途径之一。杭州市拱墅区非遗中心主任文闻介绍,“运河元宵灯会”等节庆年年举办,如元宵灯会每年参与群众达30余万人次。这里每年还精心组织大运河文化节、大运河庙会、“一河串百艺”创新设计营等活动,在运河沿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大运河文化内涵,让群众参与其中。

这种贴近民生的利用方式,使得大运河文化成为杭州体育赛事的热土。仅在年,拱墅区就有60余场围绕运河文化的区级群众体育赛事,群众参与程度很高。接下来,浙江省将以《浙江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谋划一批重点项目、重点赛事,串联一批线路等举措,开展大运河建设工作。

大运河浙江段——杭州拱宸桥韩盛摄

“今天,运河的经济交流作用已因现代交通的完善而退居其后,但其文化保护、传承及旅游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吴丽云说。

在运河沿线建设博物馆群落,是杭州打造运河IP的另一特色。位于杭州运河文化广场南侧的京杭大运河博物馆,由“大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大运河的利用”等4个展厅组成,生动地展现了古运河曾经繁荣的景象。在运河边的桥西历史街区,利用旧厂房改造的一座座博物馆,保留了很多老杭州记忆,你可以徜徉在中国刀剑剪博物馆,了解老字号张小泉剪刀的制作传承过程,在中国伞博物馆领略传统工匠技艺之美……市民、游客可以穿梭于运河畔的一座座博物馆,在一场寻知之旅中,感受运河边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

大运河在浙江境内蜿蜒流淌,在滋养了一代代嘉兴儿女的同时,也沉淀出丰厚的嘉兴运河文化。按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浙江段建设的总体部署,嘉兴全面推进“一核十镇百项千亿”工程。这一工程以运河文化带为核心,王江泾镇、濮院镇、长安镇等10余个古镇为重点,加上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大运河文化景观带提升工程等百个项目,总投资约千亿元。如今,嘉兴大运河段上的乌镇、西塘历史文化名镇已经大放异彩,王江泾度假小镇、濮院时尚小镇、盐官音乐小镇等串珠成链,使得大运河恢复了昔日的大气和韵味。

如何用好大运河IP,绍兴给出的答案是打造一个集文博、文创、文旅于一体的浙东运河文化园和浙东运河博物馆。浙东运河文化园以“水波为笔,帆船为墨,水墨丹青,千年画卷”为设计理念,运用“古韵今作”手法营造“烟雨江南,千帆竞过”的古运河艺术形象,展示了运河文化的生生不息。浙东运河博物馆以“沧海桑田”“文明之源”“千古名河”“水运伟绩”等讲述大运河的璀璨文明。

浙江大运河IP的打造还多地合力。湖州、杭州、嘉兴共同推动的大运河唐诗之路建设,以京杭大运河和古镇集群为纽带,串联打造集名人名作、佛宗道源、地方民俗、海岛风情、特色美食于一体的人文精品主题线路,培育大运河“走运”之旅,打造诗意大运河的文化品牌。

专家圆桌

大运河IP要兼顾好四个“对立统一”

吴若山

讲好大运河文旅IP故事,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当代文化和旅游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大运河是线性世界文化遗产,南北跨越公里,总体来看,目前大运河文旅IP既缺乏整体IP形象的打造,在关键节点的IP体系脉络也尚未厘清。

打造大运河IP,既要有“整体形象”的IP识别,也要有“节点特色”的生态延伸。从大运河作为国家文化形象标识的角度,大运河文旅IP打造,必须注重体现国家水准、树立国际样板,从资源、内容、符号到IP生态体系,充分体现这一国家文化形象的整体性。

同时,由于大运河涵盖京津、燕赵、齐鲁、中原、淮扬、吴越等特色鲜明、自成体系的多种地域文化,必须充分挖掘和展示大运河关键节点不同地域文化的特色,对大运河文化主题进行再提炼,对历史故事进行再挖掘,对地域特质进行再加工,对识别符号进行再包装,打造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区域人格特质的故事和形象,注重审美情趣、情感联结,防止千篇一律的雷同照搬、复制粘贴、生造硬扯,做到特色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大运河IP既要有“流芳千古”的经典,也要有“一夜成名”的爆款。在大运河IP打造过程中,打磨IP的唯一工具是“时间”。从“孤品”到“精品”再到“绝品”,需要资本支撑、创意驱动、文化铸魂、科技呈现统筹兼顾,才能叫好又叫座,才能经得起历史和时间考验。必须鼓励更多年轻一代、“95后”、Z世代的文化创意和创造,鼓励更多创客、极客,打造网红、爆款、打卡、种草产品,兼顾更新的潮流品味、更高的艺术品质、更潮的审美情趣。当然,大运河IP的打造更要戒骄戒躁,不能急于一夜成名,不要急于做网红产品,从市场出发,要放眼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从真正考虑老百姓美好生活需要的维度,打造更多更好的IP产品。

各地在打造大运河IP时,既要对得起“老祖宗”,也要能反映“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此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我们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与此同时,“景观之上是生活”,大运河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文化和符号载体。打造大运河IP不能只顾着坐在老祖宗的遗产上“坐享其成”,更不能让运河两岸的生活方式“断子绝孙”,必须   

责编:翟群鲁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