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盐河,如今的通扬运河
说起扬州的传统文化,就避不开一个商人团体,那就是扬州盐商。无论是扬州的私家园林、会馆古宅,还是扬州的书画工艺、美食文化,都与盐商在扬州的生活有关。
那么,什么是扬州盐商呢?
盐宗庙供奉的三位盐业祖师:夙沙氏、胶鬲、管仲
所谓扬州盐商是指明、清两代政府特许的具有垄断食盐运销经营特权的食盐专卖商人。他们借此特权而攫取巨额的商业垄断利润,成为显赫一时的豪商巨贾。扬州盐商依托大运河而兴,是大运河造就了扬州盐商的辉煌。
扬州地处大运河枢纽位置,在水运时代是全国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又是食盐运输的主要集散地。
位于扬州的两淮盐运使司
元代就在扬州设立两淮都转运使司。
明代实行开中法,后来实行盐引制,对食盐实行专卖,在扬州设立两淮盐运使司,扬州成为全国的食盐集散中心。
清初实行的也是引岸制度。盐商运销食盐,必须向盐运使衙门缴纳盐课银,领取盐引,然后才可以到指定的产盐地区向灶户买盐,贩往指定的行盐地区销售。
伴河而生的运河文明
然而,领取盐引则须凭引窝,即证明拥有运销食盐特权的凭据,就像20世纪计划经济时代的钢材等紧俏物资的批文。
盐商为了得到这种特权,须向政府主管部门认窝。认窝时,要缴纳巨额银两。握有引窝的盐商就有了世袭的运销食盐的特权。
大运河催生的商业文化:商帮、钱庄、当铺、会馆、商镇分布图
清代扬州盐商主要有窝商、运商、场商、总商等名目。他们在食盐流通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职能。
窝商也称业商。窝商并不经营盐业,而靠垄断引窝,坐收巨利。
运商也称租商。运商认引贩盐,先向窝商租取引窝,缴付“窝价”。然后,赴盐运使衙门纳课请引,凭盐引到指定产盐区向场商买进食盐,贩往指定的销盐区销售。
扬州最大的盐商住宅汪氏盐商住宅,如今的大运河盐文化展示馆
场商是在指定的盐场向灶户收购食盐转卖给运商的中间商人。
总商又名商总,一般由家道殷实、资本雄厚者担当。其主要任务是为盐运使衙门向盐商征收盐课,是盐商中的巨头。
明朝中前期,扬州盐商主要是来自西北的山西、陕西的商人。
清朝初年,徽商形成垄断。
乾隆帝南巡时驻跸行宫分部图
盐商与朝廷及各级官府的关系十分密切。乾隆帝六次南巡时,长芦、两淮等地盐商承办差务,以博取乾隆帝的欢心,扬州瘦西湖中的白塔、五亭桥等都与皇帝南巡有关。
对盐商的奉献,清政府也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优厚回报,有了政府支持,扬州盐商大发盐财。有了雄厚的资本,盐商在扬州四处购置土地,修建豪宅,筑造园林,形成了扬州极度的繁华。
扬州瘦西湖及白塔
盐商喜欢追求居住环境优美,于是形成了成熟的园林建筑市场,养活了大批花匠、建筑工匠;盐商喜欢灯红酒绿,扬州出现了发达的戏曲艺术,四大徽班从扬州晋京催生了京剧;盐商喜欢美食,扬州出现了淮扬菜系和名厨;盐商喜欢休闲,扬州出现了大量的茶馆和澡堂,催生了扬州的修脚技艺;盐商喜欢字画,造就了清代的著名画派扬州八怪。
大运河催生的文学艺术
盐商的消费导致了整个城市的繁荣,也催生了闻名天下的扬州园林、扬州美食、扬州玉器漆器等扬州文化。
到了清末,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大运河漕运的废止,食盐也不再通过运河运输,扬州盐商也走向了没落。但扬州盐商留下的文化却与这座城市一样获得了新生。
扬州的盐宗庙,如今的扬州盐业遗迹保护展示中心
兴旺的盐业带动了扬州城市的发展,留下了众多与盐业有关的历史建筑遗迹,其中个园、汪鲁门宅、盐宗庙、卢绍绪宅写进了大运河申遗文本,成为世界遗产。
这些以盐商宅第和古典园林为代表的扬州盐业历史遗迹,见证了清代前期大运河沿线发达的盐业经济所带来的高度的商业文明和盐商资本集团的财富集聚对社会文化振兴和城市建设发展产生的影响。
有个百宴厅的卢氏盐商住宅,如今的扬州盐商生活展示馆和淮扬菜博物馆
大运河申遗成功,特别是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带动了扬州对盐商历史遗迹进行修缮与利用,个园、何园、汪氏小苑等盐商园林作为对外开放的园林,旅游品质不断提高。
汪鲁门盐商住宅在修缮后,改造成为大运河盐文化展示馆。
盐宗庙进行了重新布展,成为扬州盐业遗迹保护展示中心。
卢氏盐商住宅则成了扬州盐商生活展示馆和淮扬菜博物馆。
古老的扬州盐业历史遗迹,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发挥作用,继续造福人民。
获评年度影响力图书的《活在大运河》及《运河王朝》
作者简介:
姜师立:扬州市文联主席、大运河文化专家。著有《运河王朝:从东周到明清》《活在大运河:大运河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中国大运河文化》《传奇中国:大运河》等多本运河文化专著。
(本文图片来自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出版的《活在大运河:大运河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运河王朝:从东周到明清》等图书,本文文字整理自姜师立.依托运河而生的扬州盐商[N].扬州晚报年12月21日.在此致谢!)
《梦圆大地:袁隆平传》(增订本)
推荐理由:一本近距离了解袁隆平,触摸杂交水稻研究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科普读物
袁隆平先生是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老有两大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这本书以作者大量的一手采访资料、水稻种植史料和杂交水稻知识为铺垫,突出反映了袁老的超人魄力、求是作风、创新精神、哲理人生和高尚情操。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袁老的世界,体味理性的阳光和科学的韵律,感受袁老崇高的人格魅力和真性情。
《地图荣耀》
推荐理由:一本书了解地图影响、改变世界的关键时刻
《地图荣耀》精选中外历史上地图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地图影响、改变世界的时刻的历史事件进行叙述,书中近60幅古今中外珍稀古地图、余幅图片重现了古老地图背后的故事。通过两相对比,透过讲述与地图演变相关的传奇历史故事,客观展现同时期中外地图的发展状况、当时历史的本来面目,堪称一部古今中外地图发展简史。
书中所涉地图遍及天文、地理、海洋、航海、军事等领域,地图所跨年代从五六千年前延续至今天,这是一部以古今中外地图文化和历史地理为轴心的散文、随笔、研究笔记。作者以权威文献和考古资料为依托,将所闻所见、所学所思展现在对地图,尤其是古地图感兴趣的读者面前。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按图索骥,历数那些属于地图的荣耀。原来,“地图是有灵魂的。”
《地图生死劫:天命王权》
推荐理由:以地图的经纬勾勒中国史,借历史的脉络再现地图史,以地图视角重写中国史
《地图生死劫:天命王权》从地图角度,以地图视角,以地图的产生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书写中国历代王朝的帝王将相群像来立体呈现从大禹建立夏朝,一直到清宣统帝逊位的中国史。通读该书,不仅能在回眸历史的轮回中全面了解中国地图饱经风霜的传承史,而且也能以地图的名义深刻感悟跌宕起伏、生机盎然的中国史。尤其通过地图一生一劫,王朝一兴一衰,让读者漫步书中,犹如置身鲜活的历史场景中,踏上一段奇幻的地图历史旅程。
《活在大运河:大运河如何影响老百姓的生活》
推荐理由:触摸古代运河人的生活脉搏,感受当代运河人的生活方式,一本权威的大运河吃穿住行、游购娱学攻略
你了解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吗?你知道大运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吗?《活在大运河》为你解疑释惑。这本书从大运河与服装、饮食、居住、交通、教育、农业、手工业、商业、文学艺术、民俗、宗教信仰和旅游等诸多领域,多视角叙述了大运河文化产生、发展、演变的过程,全方位展示了大运河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和丰富多彩。
该书从衣食住行、士农工商、文旅信礼等方面将大运河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娓娓道来。你可以跟着作者自由穿梭在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中,触摸古代运河人的生活脉搏,感受当代运河人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跟着作者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吃穿住行、游购娱学,玩得痛快,活得精彩。
《运河王朝:从东周到明清》
推荐理由:大运河是历代王朝的命脉。中国运河史,就是一部中国的王朝史。
中国运河史就是一部中华帝国史。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长、沿用时间最久,发挥作用最突出的一条运河。如此宏伟壮阔的一项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才智。大运河在维护和巩固中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展运河区域甚至全国的经济,推动中国南北以及中国和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主要介绍从东周到清代,大运河是如何影响中华帝国运行的。
《地图:谁主沉浮?》
推荐理由:通过讲述古地图在历史进程中的参与和见证,详尽地介绍了中国古地图的前世今生
我用地图踏遍万里河山,我要地图里中央之国是大明,我用地图大兴土木开盛世……想认识这些主角吗?想知道他们与地图的渊源吗?《地图:谁主沉浮?》为你讲述这舆图春秋!全书从史前传说的伏羲时期开始,到中华民国结束,采用章回体形式,每一章节精选一个王朝时代与地图相关的核心人物和重大事件,通过人物和事件构成的历史情景再现,从不同侧面阐述中国古地图的发展演变史。
《中国古都城地图》
推荐理由:左图右史,速读大中国古都城址演变图,尽览五千年中华都城变迁史
本书通俗易懂地介绍了中国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国各历史时期主要政权的定都、迁都情况和历朝历代选择古都城的历史、地理原因,以及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境内建都情况,并配附历代都城简图、迁都情况简图、行政区划建都情况简图、古都城图等,普及古都城知识,张扬中国古都文化。使读者既能了解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建都情况,也可以了解中国版图上各个地方的古都历史。
《乾隆三部曲·乾隆十三年》《乾隆三部曲·马上朝廷》《乾隆三部曲·乾隆晚景》
推荐理由:深刻阐释乾隆朝政治演变之轨迹,勘破乾隆帝六十年执政心路历程,全面建构十八世纪中国开始现代化尝试之理论
乾隆帝欲“回复三代”,做中国历史上最好的皇帝,这是《乾隆十三年》这本书的重要内容。作者从后宫到朝廷,从财政到经济,从政治到战争,为大家重绘了乾隆皇帝的本来面目。
在《马上朝廷》这本书中,伴随文字狱的乾隆帝六次南巡之路,再现清廷“马上治国”的特征,向今人呈现了乾隆时代中国社会面面观。作者像讲故事一样,把乾隆朝中期的历史娓娓道来……
乾隆晚年成为乾隆朝统治最为失败、最令人诟病的一段,《乾隆晚景》这本书似是在为乾隆帝做一点辩护:他之所以失败,是因政事废弛?或因官吏贪腐?或因和珅一人作祟?还是因为缺乏眼光,以致失去了一个可能的机会(如在国际贸易上)……
其实,要想对当时客观形势做出交代已不容易,更难的是写出当事人的主观心态,既写出乾隆朝的历史,也写出乾隆帝的心路历程。这是高王凌先生《乾隆三部曲》对我们的最大贡献。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