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介绍 >> 正文 >> 正文

湖水之美写在瘦西湖清淤放水之日绿杨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3/4/11

华干林

扬州因水而生,瘦西湖因水而美。让我们乘着画舫,泛舟于清淤注水之后的湖上,去领略一下两堤花柳所依,一路楼台映照的湖水之美吧!

一、曲折之美

瘦西湖导示牌上显示:游览水线从大门口到小金山向西拐了个弯,到二十四桥再折向北,直至大明寺。于是,有人向我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为什么瘦西湖的水上游览线不直接由大虹桥向北,穿过长春桥,然后到保障湖北岸直抵蜀冈呢?为什么要从小金山这里拐个弯儿,往莲花桥方向,然后到二十四桥再拐个弯向北去呢?”这个问题问的太妙了!我告诉大家,这就是古人造园的艺术匠心——变化、曲折之美。有变化、曲折才叫美,直来直去,没有美感。在瘦西湖里,这样的变化之美很多。

比如白塔,对瘦西湖的美学意义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一座塔,也不仅仅是一夜造塔的传说故事。白塔对于瘦西湖的美学价值是,改变了天际轮廓线的单一、平坦,而使之有了起伏,这就是变化之美。

瘦西湖最大的美学特征是什么?是集南秀、北雄于一体。你看,二十四桥的东岸是粉墙黛瓦,典型的江南建筑,体现的是一种婉约之美,是江南园林的秀美。桥西是碧瓦朱甍的皇家建筑,体现的是北方园林之壮美。所以,二十四桥两岸将南方园林之秀,北方园林之雄汇于一体,形成了瘦西湖园林美学的特色。而这也是扬州园林的最大特色。

二、宽窄之美

瘦西湖水线游程,一会儿宽,一会儿窄。从御码头出发,护城河是窄的。进入大虹桥这一片水域便宽了。沿着大虹桥往北行,到小金山的小虹桥下,水面窄了。出了小金山,钓鱼台这一块又宽了。

历史上这一带的水面叫莲花埂子河,顾名思义,这片水域原本广植荷花。乾隆第二次南巡时,扬州盐运御使高恒,为了取悦圣上,将莲花埂子河疏浚成航道,并挖去了原先的坝埂,在此建成了一座五亭桥(正式名字叫莲花桥)。五亭桥如一根腰带,束住了这一段宽阔的水面,而使之变窄。穿过五亭桥,水面又变宽。紧接着,湖心的岛屿又将湖面劈成两半,水面变窄,直至二十四桥。

二十四桥向北通向蜀冈的这道水湾,造园者在此营造了曲桥、拱桥、落帆栈道等一组建筑,再次束住了水口,只留落帆栈道,仅能容龙舟通航。过了落帆栈道,水面又宽。将到终点时,水面七拐八弯,最后到达蜀冈码头。所以,瘦西湖水面宽窄有度的变化,体现了水上游览线的节奏之美。

三、迷津之美

乘游船行进在瘦西湖水线上,有时候船走着走着,前面好像没有路了,其中有几个节点。

从西园曲水往西行,所有第一次乘船游览的人,都想象船肯定要穿过前方的丁溪桥。但出乎意料,船没有直行,而是在此向左一个急弯。弯过来之后,前方见到的居然是一堵墙。眼看着船就要“撞墙”了,突然又是向右两个急拐,水面开阔了,大虹桥迎面而来。

船穿过大虹桥,一路杨柳披拂。第一次坐船观光的人,大多都会认为船肯定是穿过长春桥往北。然而又一次出乎意料,游船往左一拐,水面由窄而宽,湖面豁然开朗。近处的玉版桥、钓鱼台,远处的凫庄、五亭桥、白塔,一并映入眼帘。景物繁盛,使人目不暇接,而又令人拍案叫绝。

从这片水面向西看,五亭桥又如一道巨大的屏风,挡住了人们西去的视线,而将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美景。可是就在人们的兴奋点沉浸在当前美景中不能自拔的时刻,船过五亭桥了。一组更开阔、更舒朗的二十四桥景区,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而就在您舍舟登岸,如痴如醉地听导游讲解着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风流故事的时候,你会以为水上游程就此终结了。且慢,听完了故事,你还可以继续登船,穿过怪石嶙峋的落帆栈道,一路北上。此时水面开阔,花柳盈岸。宁静与野趣构成了这一带水面的美学基调。继而便见到蜀冈延绵,庙宇庄严。梵音隐隐,浮屠接天,又一派福地洞天。这曲曲折折的水线,迷离扑朔的风景,只有用陆游的那两句神来之笔才可形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需要特别强调是,不要以为这样的水线是完全天然的,恰恰相反,这条游线的形成,包含了相当多的人工智慧,比如二十四桥这一段的“束水”,就完全是人为而成。当年沈复就在《浮生六记》中这样描述:“(平山堂)离城三四里,行其途有八九里,虽全是人工,而奇思幻想,点缀天然,即阆苑瑶池、琼楼玉宇,谅不过此。其妙处在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联络至山,气势俱贯。”所以,瘦西湖有几大美学特征,其中有一个叫做“虽然人工,宛如天成”。

四、桥梁之美

瘦西湖景区桥梁数以百计,仅水上游览线和瘦西湖景区内就有大小桥梁四十多座。这些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桥梁,构成了瘦西湖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丁溪桥

位于西园曲水处。这是瘦西湖水面上画面感最强的一座桥。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它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虹桥的前世模样。大虹桥建于明代崇祯年间,与文昌阁差不多年岁。木结构,红颜色,桥上有亭。清初诗坛的领袖人物王士祯来到扬州工作,一眼就看中了此处“万绿丛中一点红”,组织了虹桥修褉活动,其风流诗韵盛极一时。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瘦西湖一带变成了冶游之地,木结构的桥已承受不住踩踏。乾隆元年,“四大元宝”之一的黄姓盐商,出资将红桥改建成了单孔石桥。改建之后的桥如长虹卧波,故曰“虹桥”。年,扬州改造城市交通,为了方便通行,拉平了坡度而改建成了三孔石桥。

春波桥

春波桥在徐园东侧,始建于年,原为木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用黄山石垒成桥堍,将假山艺术与桥梁艺术融为一体。自然工巧,古拙精致。年,琼瑶电视剧《青青河边草》在此取景拍摄,并将此桥作为片头。

小红桥

在徐园与小金山之间,红色栏杆,弧跨绿水,桥下碧波涟漪,两岸杨柳依依。诗情画意,岂足堪夸!小红桥不仅是瘦西湖上重要津梁,而且是瘦西湖中一道重要的区间分界线。如果将瘦西湖景区比作一部交响乐,那么,桥南部分是序曲,桥北部分是高潮。而小红桥便是序曲与高潮之间的分句号。这个分句号,漂亮!

五亭桥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说过:“中国最古老的桥是赵州桥,最雄伟的桥是南京长江大桥,最漂亮的桥是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

五亭桥之美,美在灵动。蓝天白云下,五个桥亭飞檐翘角,凌空欲翔。

五亭桥之美,美在稳重。坚固桥基上,十五个桥洞,日月投影,熠熠生辉。

五亭桥之美,美在统领。它东边照应着小金山,西边呼应着熙春台;南边衬托着白塔,北边仰望着蜀冈。

如果瘦西湖缺少了五亭桥,那将是一滩无魂之水。

二十四桥

严格意义上讲,瘦西湖只有“二十四桥景区”,并不存在一个具体的二十四桥。但客观上,又有一座与“二十四”密切相关的桥梁。它的跨度24米,宽度2.4米,有24级台阶,24根栏杆……它的存在不仅具有建筑之美,更具诗性之美。桥东一粒不起眼的吹箫亭,使得小杜那漂泊了千年的诗魂,终于有了一处安放之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