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
文学院(瘦西湖校区)
文艺学
中国古典文献学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Z1文体学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
③文学综合
④文学阅读与评论
文学综合
《文学理论》(第四版),姚文放著,高等教育出版社,5年;《文献学概要》(修订版),杜泽逊著,中华书局,年;
《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年;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年;
《外国文学史》(上、下),郑克鲁、蒋承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5年。
文学阅读与评论
不指定参考书目。
可以选择补充:
文学概论-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文献学-张三夕,《中国古典文献学》;
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中国文学史》;
文学阅读与评论-刘俐俐,《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文本分析》;胡亚敏,《叙事学》。
学制与学费
1.我校全日制、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年(非全日制艺术硕士学制为4年),具体以培养方案为准。
2.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元/年·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元/年·生(其中会计硕士00元/年·生、艺术硕士10元/年·生)。
.非全日制硕士收费标准与全日制硕士收费标准基本一致(其中法律硕士元/年·生、临床医学元/年·生、工商管理硕士元/年·生、公共
管理硕士00元/年·生、会计硕士元/年·生、工程管理硕士00元/年·生)。
2考情分析年度文学院研究生复试采用现场复试形式。
复试成绩总分为00分。其中,专业课考核成绩满分为分;面试成绩满分为分(含外国语应用能力测试成绩满分为0分,综合素质测试成绩满分为分),90分为及格,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综合成绩=初试成绩总分÷5×60%+复试成绩÷×40%,按从高分到低分的顺序原则予以录取。
你为什么想考研读研的想法从本科一入学就萌生了,但具体什么因素造就的,说实话我也说不清,也许不乏对学术的向往,也许有跟风的因素,也许单纯就是为了逃避并不乐观的就业环境。我想为自己预留出三年来成长,从而更从容地面对真实的自己。
选择合适专业和学校择校择专业是很看个人因素的,因而我也没有办法给出更客观、更普适的建议。就我自己来说,我最初是想报考江苏一所的文艺学,奈何心态出了问题,许多人建议我既然没有把握,不如改选一所更“稳”的,而扬州大学的文艺学又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就成了我退而求次的选择。
文艺学这个专业是一开始就定下来了,其中不乏热情和向往,当然也有利益的考量,因为显然它较文学下其他方向冷门一些,但招生人数也并不少。我择校一方面考虑了地域因素,但主要考虑的是这所学校的学科实力(参考第四、五轮学科评估),当然具体还是看自己更重视什么。
专业课备考建议下面谈一下扬州大学这所学校的考研概况。扬州大学接受跨考、接受同等学力,和许多重点学校不同,扬大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生源还是来自统考,因而对考研的同学比较友好,这当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考生的心理压力。
具体就文学专业试题而言,近两年的题型趋于稳定(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并为考生保留了选择的余地,其考察的知识点也都相当基础,只要备考的时候认真记忆,稍微有自己的思考,就不成问题,我认为扬州大学是一个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①个人复习经验
文学综合:无论几月开始备考,都要先制定好规划,我是从当年三月中旬开始备考,当时的计划是7月之前把专业课的教材过一遍;7-9月开始进行一轮背诵,这时候的背诵偏向于“地毯式”的,但也要兼顾时间;10-12月继结合真题进行二三四轮背诵,并着手准备真题练习和考试模拟。
古代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是我复习的最充分的两门。古文一轮背诵的时候缺乏经验,规划不到位,因而浪费了很多时间,后期根据考情整理出了关键词,划分了重点、次重点、次次重点等,效率提高了很多。
外国文学史的背诵我主要借鉴的是唐红梅老师的笔记。外文的时间线十分重要,不同的阶段、流派对应不同的文学发展特点,几个大家(歌德、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都是常考的,各种出题角度和答题方式必须如数家珍。
惭愧地说,我在现代文学史和文献学方面的复习不是很到位,但都在考前争取过了一遍,文献学的考试重点(尤其是名词解释)比较好把握,结合例子按照教材背就可以。现代文学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就比较高了(主要是早年),因而必须打好基础,熟悉教材的内容和行文逻辑,继而拓展延伸,学会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
文学理论近两年的考题比较基础,姚老师的教材逻辑十分清晰,容易理解,也有许多例子,能随着课本的逻辑顺下来就可以,想要理解并不难,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参阅童老师的教材,加深思考。
最后谈谈专业二文学阅读与评论。我是从9月份开始练手,但说实话我的文学理论基础并不好,练手之前也没有在这方面进行针对训练,因而9月份的那次训练效果很差。所以建议同学不要急躁,这块儿很看你的知识储备,先把各种理论学会了(推荐b站“六小兔”老师),知道什么文章用什么理论,怎么进行文本细读了,再动笔。这方面的学习必须得有自己的思考,不能太机械,因为这个科目本来就是活的,不存在过于普适的技巧(但也并不是说没有规律可循)。有的同学学会了一个理论就总是想拿出来用,这没有错,但始终要明白评论写作的要求,任何理论说到底都是工具,你不能拿文章证明这个理论,而要把理论扣合到文章上去,再说白点,就是你的评论要求一个旨归、一个结论,通篇都是围绕它展开的,所以不介意你用了多少个理论,但最终要自洽,理论要“溶”进去,而不能浮在上面。
②复习建议
1)规划要制定好,但不要因此瓦解心态,无论什么时候,心态都无比重要,假如进度没有赶上来,千万不要慌,不要焦虑,及时地调整复习方法,也可以两个阶段的任务交叉进行,比如我计划8月之前完成古代文学一轮背诵,8月后开始外国文学,但第一项任务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完成,此时可以把第二项提上日程,一二项一起进行,适当延长复习时间,背诵过程中不必要的点及时放过。总之,有问题就尽快想办法解决问题,不要耗心态。
2)笔记尽量多借鉴几本,综合着考点来看,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备考过程中时间的安排很重要,因而复习过程中最忌讳打无目的战。前期打基础,要对自己诚实,不要心存侥幸;后期(二三四轮)每复习一个知识点(无论新旧),先观察真题,了解考情,这样背诵才能有的放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