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优势 >> 正文 >> 正文

烟花三月,最忆扬州小茶点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3/5/5

美色、美食、美山川是人生三大最绚丽风景,足以慰人世间疲倦的心。在所有菜系中淮扬菜鲜美、滋润、雍和、蕴藉,真美味!关于淮扬菜发源是在扬州还在淮安,大家说法不一,我也是不置可否。根据我自己到淮安与扬州的感觉,淮安菜更趋向于大众正餐,扬州更富贵奢华精致。比如扬州小吃。

扬州人习惯将早饭称为“早茶”,下午吃点心为“晚茶”,大运河的商业让扬州十分的富有,富有让扬州吃茶、品茗都是极讲究的。据唐末五代初期毛文锡所著《茶谱》称:“扬州禅智寺,隋之故宫,寺枕蜀冈,有茶园,其味甘香如蒙顶也。”蒙顶茶,是唐代推崇的第一名茶。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中记欧阳修嗜茶,出任扬州时,为“岁贡新茶”题诗:“忆昔常修守臣职,先春自探两旗开。虽知白首来辞禁,得与金銮赐一杯。”于是特意在蜀冈立一春贡亭,以碑文记之,扬州太守王禹偁因此作诗一首,题曰《茶园十二韵》,可见蜀冈茶之美。

中国地大,各地风情迥然不同。湖北荆州人的“早酒”,是“酒”与“火锅”的战场,扬州人吃早茶,是“饮”与“食”的恋爱。一杯清茶,一份茶食,吃一口甜蜜蜜、香酥脆、软咸糯的茶点,一口茶,……,眉公饼、太师饼、菊花饼、黑麻、白麻、一条线、小佛手、小苹果,椒盐、五仁、枣泥、豆沙、芝麻……,不知不觉日子就过了小半天。老扬州人吃茶据说是一种混合茶,名曰”魁龙珠“,是将魁针和珠兰合窨,合魁针熏染上珠兰的香气,再将魁针与龙井合泡,取龙井之色、珠兰之香、魁针之味,这一杯”魁龙珠“色香味俱全。

对于扬州,我先知道的不是二十四桥明月夜,而是那吃蟹时用的“扬州大八件”,有专敲蟹脚的小锤儿,有那可以挑蟹肉的小勺儿,这八件宝贝是从《红楼梦》里甄士隐请贾雨村过中秋那一节得知,后来读丰子恺的书他父亲教他:“吃螃是是风雅的事,吃法也要内行才懂得。”我虽然是附庸,却也可窥得扬州美食的花色、讲究。

去扬州两次,不忆瘦西湖,不忆个园,不忆何园,最忆冶春茶社喝早茶,当地人却都说闹市中富春社的更好吃,可能是冶春社适合外来的游人。冶春茶社是一家有两百年历史的老茶社,碧水当窗,花木掩映,紧靠“御码头”,是乾隆水上游览线的起点,离住的地方也很近,只隔一条马路。这里原是诗人结社吟诗之地,有些古建筑,茶社内也是相当古雅。

5折扬州特产小吃狮子头猪肉圆四喜丸子五亭蟹黄红烧狮子头蟹黄狮子头(盒装)其它京东¥.01购买已下架

精致味美!橙粉玉兔、花莲藕酥、鸳鸯酥合、扇面夹子、蟹黄汤包、蝴蝶饺子、月季花酥、金钱酥饼、笋肉饽饽、百果松糕……内心的我实在是一百个刘姥姥在呐喊:这么小巧的怎么下得去口,筷子也是不能下的。表面上既要感谢主人盛情,以雅句赞美,又要显出合适的吃态,大大方方而不能大快朵颐。吃得很多却没过瘾,好比吃酒宴,一桌子的好饭菜却仍好像没吃饱。

第二次,市井巷弄,街坊酒肆,这里的小吃就很大众,锅贴、烧饼、包饭、扬州炒饭、蟹黄包子、藕粉团子、红烧狮子头,不太讲究,实在实惠,边走边吃,一路吃一路走,忽然很开心,那种极其满足的开心,这就明白了有一个人说”只要有好吃的,花多少钱都可以。“有美食,原来世间还可以这么美好!

(本人没有拍下美食图片,使用网络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