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瘦西湖 >> 瘦西湖优势 >> 正文 >> 正文

瘦西湖为什么会有小李将军画本一景绿

来源:瘦西湖 时间:2023/3/15
北京医院荨麻疹 http://m.39.net/pf/a_8833364.html

风景秀丽的瘦西湖风景区内,有一处著名的景点“小李将军画本”,因其整个的建筑风格颇似唐代青绿山水大家李昭道之画意而得名。

瘦西湖小李将军画本陈建新摄

“小李将军”是何人?

个是“北宗”之组:

一个是“小李将军”,

一个画风精丽严整,以金碧青绿的浓重颜色作山水,细入毫发,独树一帜;

一个画风巧赡精致,虽“豆人寸马”,也画得须眉毕现。

“小李将军”李昭道是“大李将军”李思训之子。画史上著名的“大小李将军”指的就是李思训、李昭道父子。明代董其昌在《画旨》中将李思训奉为中国传统山水画北宗之祖。

大小李将军和他们的山水画都与扬州渊源很深,从一定角度来看,扬州不仅是二李山水的创始地,更是二李山水的成就地。李思训一家人俱善丹青,且与扬州结缘深厚:弟思诲,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子昭道,人称小李将军,当随父在扬州。他们三人均善山水,人称“李将军山水”。李思训侄孙李凑,开元中为广陵仓曹参军,工画绮罗人物。

李思训的弟弟李思诲、侄孙李凑都曾在扬州为官,且俱是丹青高手。“上及江都王李绪,知初、盛唐间,以李氏宗室为主体,已隐然形成令人瞩目之‘扬州画派’,与尔后清代‘扬州八怪’隔世相应。”(李坦著《扬州历代名贤录》)二李青绿山水对扬州画坛影响深远绵长,“大小李将军在扬州的艺术活动,草蛇灰线,伏笔千年,为清代扬州界画复兴播下了火种。”

唐时的扬州是有“扬一益二”之称的繁华大都市,也是文人墨客、富商大贾的向往、云集之地。城内城外,园林别墅、佛寺官舍、离宫别苑,数量众多;楼阁宏丽、花木鲜秀、烟翠葱茏、景色妍媚、气象繁昌。可以想见年轻的李思训在这样的繁华富丽之地为官,在日常公事完毕后,定会好好游历、细细观赏、写画记之。并且,扬州众多的寺院庵观里,还有不少六朝张僧繇、隋代展子虔等青绿山水初创者的画作遗存,供李思训品赏摹画。在这样的地理人文条件下,出生皇室贵胄的李思训以自己的审美在前人基础上实践探索,渐渐形成了具有“金碧辉映”“精工富丽”特征的自家青绿山水风貌,并将其法传子昭道承继。

现在与熙春台隔湖相对的建筑小李将军画本与望春楼,是一组典型的江南建筑风格,粉墙黛瓦,清新淡雅。其实小李将军画本最初是熙春台一部分,台分三层,下层是熙春台,上层是“小李将军画本”,,联对为“百尺金梯倚银汉,九天钧乐奏云韶”。匾额是王虚舟书翰,王虚舟即清大书家王澍,大明寺门口天下第五泉即是他书。

小李将军画本

复建时小李将军画本与熙春台脱离,单独按唐代画家李昭道的界画的画意建的轩。题匾改集郑板桥的字,这是非常特殊的题匾,一般应为“××馆”、“××轩”,典出画论,“月为诗源,花为画本”,此为互文,意即花、月是诗画的题材,诗人画家对花流泪,对月伤感。蕴含这里景色之美,诗人画家寻找到创作源泉。而郑板桥的题匾常有怪誉,如扬州画舫,有一只破船,他题匾,“一搠一个洞”。为此“小李将军画本”面西、面东处的窗框分别以扇面形、六角形,从内向外移动位置观景,窗框不变,但画面的内容不断变,而且是鲜活的动画,这就是清美学家李渔所说的“无心画”。这是扬州园林手法中的仅见,值得提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