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促进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加速构建文旅产业新发展格局,努力将文旅产业打造成扬州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支柱产业。
坚持资源整合,突出融合途径的创新性。推进“两古一湖”(古运河、古城、瘦西湖)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在“经典”之上再创新亮点。以“+文旅”发展理念,促进教育、卫健、体育、会展、科技、工农业、水利等与文旅的融合发展,打造红色旅游、康养旅游、赛事会展游、科普研学游、工业旅游等旅游新业态。创新营销手段,通过“景区联动、部门联动、要素联动、区域联动、国际联动”建立整体文旅营销体系,通过美食载体建设、美食产品开发、美食节庆举办释放旅游美食消费潜力等。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补齐短板的针对性。聚焦扬州文化和旅游产业存在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的提出应对措施:通过“扬州是个好地方”IP、扬州非遗IP、扬州文博IP打造,推出扬州特色文旅产品;通过“历史文化名城解读工程”、“微景观”解读、规范导游讲解、文化知识普及等讲好扬州故事;优化旅游立体交通体系,提升航空、轨道交通、城市道路、港口通达效率;建立智慧监管平台、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智慧文旅数据分析平台等“三位一体”智慧文旅服务体系;推动文博场馆、旅游信息服务中心、旅游厕所、旅游标识牌、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通过培育本土龙头文旅企业、扶持中小微文旅企业、招引国内外领军文旅企业、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等手段壮大文旅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环境。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产业发展的多样性。找准县域优势旅游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各具特色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避免旅游体验的同质化,有效实现游客向县(市、区)分流。充分挖掘荷乡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打造万亩荷园、全藕宴等特色产品。充分挖掘水文化资源和地热资源,加快建设文化、生态、科技融合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做好园林+旅游,将世博园打造成园林与艺术、园林与文化相融合的文旅新亮点,全面策划“后园博”时代文旅经济发展。同时,积极培育影视产业和电竞休闲产业新增长极。
坚持示范引领,突出创建工作的带动性。明确提出新增1个国家级、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新增1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增2个4A级旅游景区,新增1个国家级、3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创成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新增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新增2个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单位、2个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提出推动创建国家旅游休闲城市、街区和国家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等。以创建工作为抓手,带动全市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扬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