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孝宗乾道六年()八月,
陆游倚立船头凭栏远眺,
看远山苍苍,江水茫茫,
天地分外妩媚可爱。
四年前,他力主抗金恢复中原
却遭受打压被罢官,
如今重新起用斗志昂扬。
坐船至安徽安庆宿松县东南65公里,
江中突立一孤峰,高不过百米,
如出水芙蓉,山上林木葱郁,
庙宇亭台依山而筑,
这便是被称为“长江绝岛”的小孤山。
图片|安徽安庆小孤山·图虫创意
陆游见状啧啧称奇,
在日记中写道:“凡江中独山,
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
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过小孤山大孤山》)
在陆游之前,
苏轼观赏完唐代画家李思训的《长江绝岛图》后,
曾为小孤山及与小孤山东西隔江相望的彭浪矶,
编织出一个美丽动人的爱情传说: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图片|唐·李思训《江帆楼阁图》(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长江绝岛图》今不存
画卷中提及的另一个“长江绝岛”——大孤山,
在江西九江市的鄱阳湖中,立于湖口,
与小孤山遥遥相对,
“大孤小孤江中央”,极其壮观。
长江流至九江,
自湖口以下便是一般名义上的长江下游了,
之后将开启另一段传奇之旅。
图片|长江下游示意图,及沿江的名湖大山·锦绣人文地理
长江下游段流经安徽、江苏、上海二省一市,
流速渐缓,水面渐宽,
并在上海投入东海的怀抱。
安徽大地锦绣多姿,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拥有许多有名的山峰,
诸如天柱山、九华山、黄山、琅琊山、齐云山等。
安庆市内除了屹立江中的小孤山,
还有集北国山川之雄伟
与南国山川之秀气于一体的天柱山。
图片|安徽安庆天柱山,天柱山是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摄图网
天柱山的得名,
源于其主峰天柱峰犹如神柱可以擎天,
相传由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和灯柱所化。
当年李白出蜀,乘船顺江而下,
望见拔地入云的天柱峰后,放声高歌:
“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
另一个大诗人白居易更是直叹:
“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
更叫李白流连忘返的,
要数安徽池州市内的九华山。
图片|安徽池州九华山·摄图网
南朝时,因为峰峦异状,其数有九,
所以叫九子山。
但立志壮游天下的李白来玩了很多次后,
觉得这九座山峰,
云雾萦绕中远看更似九朵莲花,
于是就跟朋友写诗唱和
改“九子山”为“九华山”(古代“华”通“花”)。
他在诗中是这样吟咏的: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挥手,谁人可相从?
君为东道主,于此卧云松。
图片|安徽池州九华山的天台峰·摄图网
“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
九峰如莲花,
也许正恰恰照应了九华山的佛教灵山色彩。
九华山以“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地藏菩萨道场闻名天下,
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
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自唐以来,九华山寺院日增,
僧众日集,香火日旺,
晨钟暮鼓,梵音袅袅,
成为长江边上人佛并存的心灵净土。
图片|安徽池州九华山99米高地藏王菩萨巨型铜像·摄图网
九华山北俯长江,南望黄山。
黄山更是号称“天下第一奇山”,
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
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对黄山松和云海推崇备至。
年的冬天,
徐霞客在黄山上呆了11天,
也写足了11天的游黄山日记。
在他看来,这是他平生最奇妙的一次游览。
他的一生曾用双脚丈量中国大地,
走遍千山万水,
却始终觉得黄山最为奇绝:
“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后来人们据此引申演绎为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图片|安徽黄山日出云海·摄图网
没有到过黄山的人可能很难想象,
为了拍一张纪念照人们竟然会排起长队。
来到那有着超过年历史的迎客松前,
人们见松如见安徽。
在人民大会堂的安徽厅上悬挂着的
也正是迎客松的铁画,
迎客松早已成了黄山的象征。
还有那突起的石柱上花一样的“梦笔生花”古松,
因为李白的醉酒,绕石三呼,
而充满了浪漫气息和人文情怀。
图片|安徽黄山梦笔生花松,原古松已衰老枯死,今梦笔松为后来新移植的形近黄山松·摄图网
年7月,
已经75岁的邓小平徒步登上了黄山,
4天后,他发表了黄山谈话。
谈完改革开放的大事后,
他专门提出:
“要有点雄心壮志,把黄山的牌子打出去。”
从此,中国大地上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图片|黄山冬雪·摄图网
黄山上的冬雪化后,
变作瀑布,涌出山泉,
溪流一小部分向东南流入新安江,
注入千岛湖中,
另一大部分汇集在黄山脚下的太平湖,
然后经青弋江流入长江,滚滚向东。
图片|安徽黄山市太平湖·图虫创意
位于黄山和九华山之间的太平湖,
原名陈村水库,库容为安徽省之最。
这里还曾是87版《红楼梦》的拍摄地之一,
黛玉北上的剧情就是在太平湖上拍的。
而与黄山隔长江相望的巢湖,面积更大,
为中国第五大淡水湖。
巢湖湖面形似鸟巢,春秋战国时,
隶属于楚的属国巢国,所以叫巢湖。
巢湖由于地理位置特殊,
诗情画意与兵戈战火集于一身,
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图片|安徽合肥巢湖日落风光·摄图网
三国时期,巢湖是三国争雄的古战场,
魏吴在此多年征战。
曹操占据巢湖水乡,
与吴国孙权在此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
由于周瑜的智勇善战,
以至于曹操“四越巢湖而不成”。
周瑜和小乔的墓今天仍在,
而苏轼那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词,
依然在民间广为流传。
元朝末年,巢湖水师在裕溪口打败元军,
救出朱元璋,
并且帮助他挥师渡江,定鼎天下。
清末,巢湖成为淮军文化的摇篮,
李鸿章在此编练淮军。
上个世纪,新四军更是在这里打响了抗战第一枪,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这里
“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图片|安徽合肥巢湖边的渡江战役纪念馆·摄图网
长江出安徽,入江苏,经南京,
南京以下的江段古称扬子江。
以前西方人最先听到这个名字,
所以在外语中“扬子江(YangtzeRiver)”也代表了整条长江。
作为十朝古都的南京,
如其他江南水乡一样,
城市因水而兴,文明倚水而昌。
图片|南京大报恩塔夕照·摄图网
穿城而过并最终汇入长江的秦淮河,
见证了南京城里千年来无数的悲欢离合:
明末名士侯方域和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
在秦淮河边相遇相知相爱,
题诗桃花扇,却终成一场梦;
吴敬梓人过中年屡试不第,
反在秦淮河畔写出了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年的一个夏夜,
朱自清和俞平伯两位现代文学大家乘舟同游,
各自写下了一篇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摹写了秦淮河的船只、绿水、灯光、月光、歌声等,
似真似幻,引人遐想。
图片|南京秦淮河的明月夜·图虫创意
位于南京近郊的栖霞山,是江南名山之一,
同时也是中国有名的四大赏枫胜地之一。
深秋时节,满山枫叶红似火,层林尽染,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与黄昏的晚霞交相辉映,天上人间。
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登临栖霞山,
而乾隆六下江南,见栖霞胜景,
誉之为“第一金陵明秀山”。
此外,孔尚任的《桃花扇》全剧
是以在栖霞山撕扇告终。
图片|南京栖霞寺的秋天·摄图网
巍巍钟山则盘踞在南京的东郊,
山势蜿蜒,形如巨龙,
是南京地区的群山之首。
山前正中为中山陵,为孙中山的陵墓。
中山陵西侧为明孝陵和孙权墓。
公元年,孙权定都南京,
开始了南京的建都史。
多年后,孙中山当选为民国首任总统,
同样选址南京为府。
谁曾想在历史的嬗递演进中,
两位孙姓英雄同样都在南京建功立业,
又同样长眠于钟山之麓。
图片|南京中山陵·摄图网
长江一出南京,江面骤然开阔,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一千多年前,唐初扬州诗人张若虚,
在春天的一个夜晚,立于扬子江畔,
见月光流照下的江潮浩瀚无垠,
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他有感而发,吟哦出中国古代诗歌史上
号称“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
在江苏南部与浙江交界处,
从前原为一个宽浅的大海湾,
因长江和钱塘江泥沙冲积,
长江三角洲不断向东延伸,
海湾因湾口泥沙淤积形成封闭沙坝,
慢慢地演变最终形成了太湖。
图片|江苏无锡太湖·摄图网
太湖是长江流向大海之路上最后一个大淡水湖了,
同时也是中国的第三大淡水湖。
太湖水孕育了吴越两岸的人民,
也孕育了吴越文化,
民间古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如今太湖流域也是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关于太湖的故事有很多。
传说春秋末年,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
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下场,
在宫里大摆庆功酒的那天夜里,
悄悄带着西施,离开了越国。
他们穿过护城河,直向太湖而去,
到了太湖北边的五里湖边,
见风景优美,山明水秀,
就搭了几间草房子,隐姓埋名住了下来。
五里湖,后来又称蠡湖。
图片|太湖的清晨·摄图网
年春天,无锡县令廖纶携友一起泛舟游太湖,
感叹太湖碧水辽阔,烟波浩渺,
于是把“包孕吴越”四个大字刻在临湖峭壁上,
以誉太湖似母亲般孕育了吴越两岸的人民和文化。
题字峭壁位于太湖的西北岸,
岸边还有一块巨石突入湖中,
其形状酷似神龟昂首,
因而得名鼋(yuán)头渚,
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
图片|太湖鼋头渚的樱花季·图虫创意
太湖之滨坐落着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又称姑苏,
苏州西北郊的虎丘山被誉为“吴中第一名胜”。
相传春秋时,虎丘山为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
他墓中的三千柄宝剑传说
为虎丘山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当年,阖闾在伍子胥和孙武的辅佐下,
建立起了强大的吴国,
还曾率军攻破了当时的南方强国楚国,
以至于直到阖闾去世,楚国都非常惧怕吴国,
不敢同吴国正面交锋。
只可惜得意忘形下,阖闾终究败于越王勾践,
葬在虎丘山脚下的剑池水中。
图片|世界第二斜塔“虎丘塔”·图虫创意
长江在扬州、镇江,
与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相交,
长江之水也使得这条古运河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
扬州境内的瘦西湖,
窈窕多姿,清婉秀丽,景致不输杭州西湖。
镇江更是凭借着“京口三山甲东南”,
这三座山指的是:
旖旎的金山、雄秀的焦山和险峻的北固山。
图片|镇江局部地图
金山的名气主要来源于金山寺,
“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在这里上演。
《白蛇传》是我国著名的民间故事,
除了白娘子和许仙西湖断桥相会的情节,
最扣人心弦的情节要数白娘子水漫金山。
故事里,白娘子怀胎十月奔赴金山寺向法海索夫,
而此前法海游说许仙在金山寺出家,
生生拆散了一对苦命鸳鸯。
白娘子在与法海打斗过程中,
施展法术,终致水漫金山,
但最后不敌法海,含恨而去,
引后人无尽唏嘘。
图片|金山寺,又名江天禅寺·摄图网
不同于“金山寺裹山”的张扬,
焦山的寺院楼阁大多藏于山内。
焦山上还珍藏了历代碑刻余方,
仅次于西安碑林,为江南第一碑林。
因此焦山成为了享誉中外的“书法之山”,
其中被称为“碑中之王”的《瘗(yì)鹤铭》碑,
享有“大字之祖”的盛名。
《瘗鹤铭》传为王羲之书,作者为葬鹤而写。
图片|焦山《瘗鹤铭》碑局部,现真迹仅存93字·图虫创意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的一阕词中,
流淌着作者昂扬的英雄气概
和报国无门的苦闷情绪,
历代歌咏北固山的诗词还有很多,
且多为怀古抒情之作。
同时,“甘露寺刘备招亲,
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的故事,
也让千年前孙刘联姻往事
在北固山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
图片|北固山·图虫创意
登临北固山,东看焦山,西望金山,
镇江这座历史古城,往事如烟,
尽湮没在滚滚长江之中。
“浪奔,浪流,万里涛涛江水永不休……”
(叶丽仪《上海滩》)
长江过了江苏便到了上海,
这里离海已经不远了。
江海相会,博大气派,
孕育出开放多元又独具一格的海派文化。
图片|上海城市夜景·摄图网
“月上黄龙浦水黄”,
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
也是长江入海前的最后一条支流,
它地处长江南岸,发源于无锡太湖,
将上海划分成浦西和浦东。
30年多前,浦东、浦西一水之隔却天壤之别,
人们“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
如今浦东早已成为上海的名片,
展示着上海的潮流前沿与锦绣繁华。
图片|黄浦江是上海的母亲河·摄图网
一马平川的上海要说有山,那得数佘山。
佘山位于上海市松江区,
被誉为“大上海的后花园”。
佘山山脉古称松江九峰,
明清两代,文人骚客们热衷于在九峰建别业,
如董其昌在佘山建有佘山草堂,
明末大家陈继儒在东佘山筑东佘山居,
并集编了《小窗幽记》,
与明朝洪应明的《菜根谭》
和清朝王永彬的《围炉夜话》
一起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据说徐霞客就曾三游佘山探幽访友,
他的万里之行起步于这里。
关于佘山的由来当地有三种说法:
一说王母斩蛇造“佘山”,
二说宋朝杨家将中的佘太君到过此地而名,
三说东汉时某佘姓将军隐居此地而名。
不论是哪一种说法都为佘山增添了不少的人文色彩。
图片|上海佘山晚霞·图虫创意
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
沿途携带的泥沙,
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
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入海口的三岛:
崇明岛、长兴岛、横沙岛。
图片|上海周边地形·锦绣人文地理
崇明岛就是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
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
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
在东海蓝色波涛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关于“崇明岛”的来历,也有一个传说。
东晋末年,孙恩农民起义失败后,
起义军的几排竹筏飘到了长江口,
在江边搁浅,慢慢地形成了一个沙嘴。
当时这片沙嘴还没完全露出江面,
随着江水海潮的涨落,时隐时现,
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当地人觉得它有时候“鬼鬼祟祟”、
有时候又“明明显显”,
于是给它起了名字叫“祟明”。
后来这片沙嘴泥沙越积越多,
形成一个小岛,人们见其气势壮观,
就产生了一种崇敬之情,
便把“祟明”改称“崇明”了。
图片|崇明岛,中国的第三大岛,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之一·摄图网
直至今天,
崇明三岛依然还在长江的影响作用下,
不断地生长迁移中,
正如同长江沿途对其他地形地貌的深刻塑造,
将永不停息。
东海跃动的金色波光里,
长江深情地回望走过的神州大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长江从雪山走来,又向东海奔去,
留给世人的将是无尽的感叹和长久的回忆。
图片|航拍上海长江跨海大桥·图虫创意
...完...
参考资料
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栏目组:《再说长江》,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黄强:《长江流域的纵横水网》,长江出版社,
吴成国、刘畅:《长江流域的名山奇峡》,长江出版社,
赵霞等:《水光山色——长江流域的仙山宝岛》,长江出版社,
罗小韵主编:《民族之魂——万里长江》,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李道林等:《云岭翠峰:长江流域的名山》,武汉出版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379.html